针对主流意见,对中国IT治理战略存在一定不同的想法,主张需要从实际出发、从身边做起、相信组织内部人员,不要过多依赖境外机构
毛主席曾经教育过我们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这句话用在目前国内的治理研究上也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如果大家在对待 治理问题上都抱有如此态度则国内的很多治理问题也不会很难落地
当前,人们在谈论FAMILY: 宋体">治理时,总是以各种国际标准为唯一话题,如什么等,难道我在否定这些标准么,绝不是!但我认为仅仅空谈是不行的,必须将这些标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有中国特色的治理?我们中国没有标准么?为什么需要外国人来制订,我们只能合规),必须同中国各种存在的各种行业特点相结合,不一定非要从上至下,但应做到以点带面。有人可能就会反对我的观点,认为既然是所谓治理那么就一定是从上而下、逐级展开的,就这点我会在下面的内容中予以一般性地阐述。
首先,需要强调治理的实用性。套用小平同志的一句话:不管白猫黑猫,能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这句话体现了什么思想?当然有一定的实用主义的色彩!所以我说,不管什么标准,只有符合了企业应用现状的才是好的标准FAMILY: 宋体">被冠以最佳实的头衔,但那是西方国家的最佳实践,它是否符合中国国情FAMILY: 宋体">管理人员总是抱怨 宋体">治理应是“一把手工程”,如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不重视,我能怎么办?就这个问题,我们是不是可以换个角度进行思考,组织特别是各类企业/公司进行IT治理是需要成本的,是需要巨大投入的,如果其结果并未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那么为什么需要治理?如果IT部门的管理能通过各种方法说服“一把手”,那么不是更好么?那么,用什么方法进行说服呢?最好办法的就是实践。为什么是实践?而不是先制订若干政策,然后调研再实施?因为上述过程是漫长而且不可控的,尤其在开始阶段可能无法得到领导的支持而夭折。那么,怎么寻找突破口呢?从身边的IT系统整合开始(由于当前各组织使用的IT系统庞杂,之间的接口不清晰或干脆没有,信息冗余度大),制订总体所要达到的目标、制订考核和检查监督办法、建立KPI、制订今后的改进策略,开始不要搞得过大、过全,达到阶段性的目标即可,将结果直接展示在“一把手”面前,使之信服原来我们还可以这样做!
其次,强调IT治理的战略-先易后难。即使IT的治理得到了领导的高度认可,我们也要遵循“循序渐进,逐步推进”的战略方法进行,不要试图一口气吃个胖子,指望只要进行了治理就一劳永逸,制订了相当繁琐、复杂的方针、政策、流程,这必定会导致执行力下降,有时简单的反而是最有效的!所有的方针、政策、流程必须能贴近业务,易于操作和执行,每个流程的执行保证有监督或审计进行最终审核,也是治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因素。说到这里,可能有人就说我老生常谈,说IT治理本来就应该是这样进行演进的,但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却总是忘记这些原则,总是好高务远,把目标定的非常远大,内容搞得极度复杂!为什么会产生如此现象?这可能体现了功利主义对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响,也体现了我们本身对各种标准的理解能力不强,照猫画虎,弄一些不符合实际的东西来进行,IT咨询行业也可能出现外行指导内行的做法,总之,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IT治理决不能被简单地作为政绩工程、面子工程或唬人工程。
最后,强调IT治理的广泛性和复杂性。IT治理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议题,它的重要不仅需要被领导所认识,而且普通人员也必须重视,不能仅依靠咨询公司,尤其是境外公司,应必须以内部人员为主,只有他们才能对本组织的IT使用情况和存在问题有深刻的认识,才能从治理中获得利益,否则治理仅仅是空谈!我们需要遵守标准,但我们可以创造流程!就IT治理包括的计划与组织、获取和实现、维护与支持、审计与监督等方面,我将会结合工作中的实际情况一一予以讨论。
京ICP备06004481号 Copyright 2002 - 2006 ITGov.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