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价实施背景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02日点击数: 作者:杨洋 来源:ITGov中国IT治理研究中心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摘要:
目前国际上的电子政务系统绩效评价研究都是刚刚起步,成果数量很少。各种体系之间不论在架构上还是方法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别,而且每一种理论自身仍然都处于不断的完善和发展之中,尚未形成一套完全成熟的体系。本书在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上,针对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特点,研究并建立一套包括基本指标和评价模型的电子政务系统绩效评价体系,并论述将该体系应用于系统管理部门的运维管理工作和预算规划部门的预算审批、制订与执行工作的方法,从而实现对电子政务的闭环管理。

电子政务是一场意义深远的公共管理体系变革,是世界各国间的又一次战略竞争。纵观全球日益高涨的政府信息化浪潮,我们可以切实的感觉到,电子政务的兴衰成败将深刻影响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实力,进而影响其发展前景与国际地位。在这种背景下,我国政府对电子政务寄予了深厚的期望和高度重视, 并通过连续几年的大力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

200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17号文件《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将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推入了蓬勃发展的新阶段。

从资金投入上看,根据有关机构的统计,我国政府2004年电子政务市场规模为412亿元,占全国所有行业IT投资的10%左右,而2005年电子政务市场规模已达478.6元,比2004年增长16.3% 。据专家预计,在未来5年内,电子政务投资将保持每年16%上下的复合增长率 ,到2009年时将达到860亿元的规模。

从网站建设规模看,据《2005年中国信息化发展报告》统计,我国政府门户网站数量已超过10000个,93%以上的中央政府各部委拥有部门网站,73%以上的地方政府拥有自己的门户网站。

从建设效果看,我国电子政务整体水平逐年上升,在联合国每年进行的电子政务准备度排名中,从2003年的第74位上升到2005年的第57位。而一些经济发达城市的电子政务水平更是达到了国际先进的水平,比如在联合国所属的联合国全球公共行政网的2005世界政府网站评比中,上海在参评的全球81个互联网用户比例较高的城市中综合排名第三。

从人力资源看,2004年我国从事和信息技术相关工作的人力资源总量达到2030万人,占全部劳动力总数的比重为2.5%。虽然其中专门从事电子政务建设的人员无法精确统计,但这些丰富的科技人力资源必将为中国电子政务的建设输送源源不断的动力 。同时,在中共中央组织部等《关于开展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培训的通知》和人事部办公厅《关于在全国公务员中开展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培训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的指导下,结合各地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各级公务人员已经普遍接受了电子政务技能培训。

由这些数据可以看到,虽然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起步较晚,但在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和支持下已经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初步建立了政府门户网站体系,形成了有效的信息发布渠道,政府公务人员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信息化意识和技能。在实际生活中,也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市长信箱”、“市民论坛”甚至各种在线申报系统等网络渠道享受电子政务带来的便利。

不过在欣喜之余也要清醒的认识到,这些成就仍属于电子政务初级发展阶段的范畴,距离我们所期望达到的高级阶段仍有相当大的距离。

对于电子政务的发展阶段,包括联合国、欧盟、埃森哲公司等多家权威机构都提出了各自的划分方法 。尽管这些方法在阶段数目和名称上存在差别,但在初高级阶段的整体划分标准上却比较一致,即认为电子政务的初级阶段是以基础设施和门户网站建设为主、以实现基本信息发布为目标。而高级阶段则以提升政府在线服务范围和质量为主、以实现政府市民的双向互动与沟通,促进公共服务质量的提升和政府资源的全面整合为目标。只有顺利实现从初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的战略转型,建立互动、整合的电子政务体系,电子政务建设才算是取得成功,才能真正体现出巨大的战略价值。

对于世界各国电子政务所处的发展阶段,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每年均会发布一份“全球电子政务准备度报告”给予评价,并以分值的形式进行排序。在《全球2005电子政务准备度报告》排名最高的25个国家中,22个属于经济发达国家,并包括韩国和新加坡等较发达的发展中国家,而接下来处于26-50名之间的则全部是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由此也可看出,电子政务从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的转型,不仅意味着一个国家电子政务建设本身取得优异成绩,还将成为其综合国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这份报告对我国政府为加快电子政务发展所做出的努力也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认为我国电子政务正处于一个转型期。该报告指出:“中国电子政务准备度指数为0.5078,全球排名第57位,较2004年上升了10位”。而对于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整体阶段,报告特别提到:“尽管中国政府网站以静态信息为主,但也提供了一些网上申请表格以及论坛等高级服务,……。总而言之,中国已经巩固了网络基础,但在线事务处理(online transactional)方面仍有待发展”。换言之,中国目前已经建立了以基本信息发布为主的电子政务体系,并开始出现互动式的服务渠道,其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就是提升在线服务质量、逐步进入高级发展阶段。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即将进入以提升服务和资源整合为重点的高级发展阶段的形势,目前已经引起了我国政府的足够重视。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我国电子政务的战略目标被定义为“电子政务应用和服务体系日臻完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密切结合,网络化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而在相应的战略重点中就特别提到要“改善公共服务,逐步建立以公民和企业为对象、以互联网为基础、中央与地方相配合、多种技术手段相结合的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增加服务内容,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有序推进相关业务系统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的信息共享,促进部门间业务协同”。

总之,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已经基本完成了以基础资源建设为主的初级阶段,而下一步的目标就是向以服务和整合为标志的高级阶段转型。这次转型的效果与速度将对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战略进程产生重大的影响,并将成为我国提升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重要保障之一。在这种背景下,开展对电子政务转型期中各种问题与解决方案的研究,将具有特别重要的战略意义。

但是,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仍存在不足。

先行国家的经验已经证明,实现双向互动乃至完全整合等电子政务的高级阶段不仅意味着采用更加先进成熟的技术架构,而且还要求建立一个能够面向效果、不断完善的电子政务系统运作管理机制,即如图1.1所示的由“计划”、“实施运作”、“监控评审”和“维护改进”等四个阶段所构成的“PDCA”闭环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以系统绩效评价为主要内容的“监控和评审”阶段是系统实际运行效果与系统维护改进和新计划制订之间的连接枢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图1.1 信息系统的PDCA循环(戴明循环)示意(引自BS7799文档)

但是至今为止,我国还没有建立一个完善的电子政务系统绩效评价体系,在实际工作中也极少有单位进行类似的评价工作。这种电子政务系统绩效评价体系的缺失,使我国的电子政务系统管理机制在监控评价环节上相对薄弱,进而使整个管理过程实际上处于一种开环的状态,难以根据系统实际运行效果进行针对性的改进并实现不断自我完善的良性循环。

具体而言,由于缺少完整有效的电子政务系统绩效评价体系,目前我国各级政府的电子政务监管体制中,只有针对系统技术性能的一次性验收评审,没有对其实际运营效果的持续评价;只有针对资金运用合法性的会计审计评价,没有针对系统预期目标实现程度的评价;只有针对信息化投入水平和发展水平的整体评价,而没有针对具体电子政务系统的个别评价。这种情况导致各级政府在连续几年的巨额投入后,难以说清每个电子政务系统到底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进而使财政部门无法及时客观的评价资金投入的有效性;建设部门无法全面系统的总结经验和教训;高层规划部门无法清晰准确的了解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并难以对下一步发展做出科学的决策和通过预算管理落实到实践中。

显然,如果不能摆脱这种混乱的局面,尽快实现电子政务系统的闭环管理过程,无论再投入多大的人力物力,我国电子政务的整体水平也难以跨上更高一级台阶。

因此,建立一个完整有效的电子政务系统绩效评价体系,并将其应用到后续改进与调整之中,从而实现电子政务系统管理机制的闭环过程,已经成为保障我国电子政务战略顺利实施的客观要求。

 如对本书或ITGov中国IT治理智库系列丛书感兴趣,请登陆www.itgov.org.cn 或联系service#itgov.org.cn(请将#替换为@)

 

上一篇:没有了!下一篇:各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价体系对我国的适…

京ICP备06004481号   Copyright 2002 - 2006 ITGov.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