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为什么要不断完善信息化绩效评价与管理制度?
发布时间:2010年08月18日点击数:
作者:ITGov 来源:ITGov中国IT治理研究中心
摘要:
从我国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工作发展的现状看,虽然已有初步基础,但由于此项工作起步较晚,且缺乏系统性研究,尚面临着很多问题,企业信息化发展不均衡和失败率高,主要是来自于非技术性的管理、组织和思想关键方面的因素,也包括企业所在环境和体制的影响,传统陋习的影响,企业文化对人们思想的影响,仍不能适应信息化建设的客观需要。总的来看,我国的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工作缺乏统一的法律保障
从国外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工作的发展实际看,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工作要取得实效,必须得到必要的立法支持,而且要制度化、经常化。而我国目前企业信息化项目虽然也要求从立项决策、建设决策、竣工验收等阶段实施全过程评价,但迄今尚未出台全国统一的有关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工作的法律法规,使我国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工作缺乏法律约束和制度保障。
2.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工作没有明确的管理机构
目前业界缺乏一个有权威性的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综合管理机构,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工作主要分散在各管理部门进行,各部门又主要是从技术性能、项目工程管理方面进行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方法和组织程序差异大,难以形成统一的、全面的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标准不统一,使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结果差异大,缺乏可比性,难以保障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性。这是目前我国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工作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
3.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工作缺乏科学、规范、合理的方法指标体系
目前,各有关部门的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主要是通过若干固定的财务、技术和工程管理指标进行全过程评价,其中,侧重于技术和工程及资金使用的合规性评价,对资金的使用效益评价不足。同时,各部门评价指标设置呈单一性特征,并且缺乏一套建立在严密数据分析基础上的科学、统一、完善的指标体系,不能满足从不同层面、不同行业、不同支出性质等方面进行综合、立体评价的要求。由于缺乏科学、规范的方法、指标,影响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结果的公正合理性,这种技术性缺陷也是我国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工作发展缓慢的直接原因。
4.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工作内容不完整
由于我国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工作缺乏科学、规范、合理的方法指标体系和健全的组织工作体系,使得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工作内容不完整。一是侧重于合规性评价,而忽视效益评价。从总体上看,目前各有关部门进行的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工作带有明显的审计特征,即重点审核项目支出行为是否符合现行财务政策和国家有关规定。但往往忽视对项目效率或发展效益方面的评价,或由于评价指标设置不完整,不能进行项目的效益评价。
5.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结果约束乏力
由于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工作体系不健全,缺乏法律规范,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结果只是作为各有关部门项目建设档案保存,或作为有关部门加强新上项目管理的借鉴或参考,对于资金支出项目中的成绩、问题与相关责任,对项目执行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责任人并没有任何直接约束,不仅使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工作流于形式,而且影响了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工作的权威性,制约着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工作的深入开展。
以上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了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规范、合理运作。在企业的竞争能力越来越依赖于信息化工作的环境下,在企业越来越重视信息化的绩效产出的情况下,有效的绩效评价与管理制度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价值的重要基础。企业如果能够在信息化过程中,逐渐建立以信息化的能力和绩效为基础的评价和管理体系,并在持续改进中不断完善,就能够掌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因此,必须尽快建立起科学、规范的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工作体系。一方面,政府应该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规范信息化投资行为,提高信息化的投资效益,最终建立起重视信息化绩效的制度。另一方面,企业内部也需要采取一定的对策,进行绩效的管理与优化,从而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
建立和推行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制度,科学评判企业信息化的经营成果,有助于正确指导企业经营行为,帮助企业寻找信息化建设失败的原因和经营存在的弱点,促进企业加强信息化管理,为企业制定信息系统的经营战略和考核经营业绩提供参考依据。
推荐专题
京ICP备06004481号 Copyright 2002 - 2006 ITGov.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