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管理控制的角度,如何进行信息化绩效的管理与优化?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15日点击数: 作者:孙强、郝晓玲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摘要:

本文节选自《信息化绩效评价:框架、实施与案例分析》,孙强、郝晓玲

从管理控制的角度,如何进行信息化绩效的管理与优化? 

管理控制决定了企业信息化是否沿着既定的目标前进。企业信息化需要制定明确的战略目标指导,但是更离不开控制与管理,只有控制得力,管理有效,才能避免项目失控。从管理控制角度进行优化与管理,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落实绩效责任制加强对人员的控制,调控绩效指标加强对指标的控制;建立数据平台加强对数据的控制。

1  建立绩效责任制

信息化策略的执行是最关键的一步,如果不能按照计划落实,再完美的绩效计划也只是“纸上谈兵”,没有任何实际指导意义。而执行效果主要取决于管理控制的效力,落实绩效管理责任制是从人员管理角度对绩效进行管理的有力手段。

对于绩效管理而言,推行的责任在企业的高层,尤其要取得最高层的支持和鼓励。高层的努力并不仅是口头承诺或是简单的动员,而是要贯穿整个始终,直到绩效管理的完全实施。高层管理者在绩效管理过程中承担的主要责任包括:证实信息化战略与企业战略的一致性;将战略、策略、目标等由上至下落实到企业,;将IT风险管理的责任和控制落实到企业中,制定明确的政策和全面的控制框架;通过衡量公司业绩和竞争优势来测度信息化的效果(KPIKGI);指导信息化战略,平衡支持企业和使企业成长的投资;恰当决策信息资源应着重使用的地方。关注IT必须支持的商业竞争力,如增加客户价值的业务过程,在市场上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通过多产品和服务来产生增值;关注重要的增值的信息技术过程;关注与规划和管理IT资产、风险、工程项目、客户和供应商相关的核心竞争能力。此外,还有绩效管理系统的完善更新进步,这里的每一步都离不开最高管理者的关心支持。

尽管推行绩效管理的责任在于高层,但是由于信息化的复杂性,高层管理者必须强烈依赖企业的下层来提供决策和评估活动所需要的信息。为保证有效的形成统一的绩效管理体制,下层应用要和企业总体目标采用相同的原则,提供评估业绩的衡量方法。因此,信息化绩效管理计划需要在企业全部范围内推行,明确责任,通过责任追踪制保证绩效计划的落实。

2  调控绩效指标

在进行绩效管理的过程中,绩效指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需要随着企业发展战略进行调整,也有时需要对某些不适当的指标进行优化,在对指标进行调控时,需要分析系统度量目标的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策略。主要注意的问题包括:

1.度量错误

传统的度量方法没有正确解释信息应用的实际输入和输出,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调整度量方法,如采用目前广泛认可的平衡计分卡进行度量。

2. 滞后性

传统的度量方法不能正确计量费用与收益之间的滞后差异,因此,在度量时,需要考虑将一些长期潜在收益计入评价指标中。

3.忽略重要指标

许多企业对业务流程没有设定有效的评价指标,无法确定具有战略意义的评价要素,这样可能会使企业“喧宾夺主”,过分关注细枝末节而忽略了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指标的设定上,要针对重要的流程设定几个关键指标,这些重要的流程指标保持在理想范围内,以确保战略目标的实施正常进行。

4. 管理不当

由于对信息价值缺少精确的度量,这就造成管理者对资源进行不当分配和过度浪费。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项目管理者和投资审查委员会采用正确的绩效衡量技术。有效的绩效管理系统需要有领导机制、总体框架、有效的内外部沟通、结果的可计量性、决策者的智慧,此外,报酬制度、补偿制度、对工作的认可也需要和绩效衡量联系起来。

3  建立绩效管理的支持平台

缺少具体实证和统计数据的支撑也是绩效管理面临的严峻问题。许多企业虽然已经意识到信息化绩效评价的重要性,建立了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但是却很难搜集准确的数据,因此在评价时多采用主观臆断的方式,而且评价的结果也很难令人信服。其主要原因在于,企业在日常工作中不重视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在需要进行绩效评价的时候,往往无法获得基础的数据,只能凭大体估计,这也成为绩效管理的重大瓶颈。因此,要逐步建立起一套适合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工作需要的信息数据库和信息处理系统。

1.建立基础数据的分析和统计平台

信息数据是绩效评价的基础。现代企业管理离不开信息的获取、分析和利用。信息数据作为企业管理的基础,已成为比企业物资、能源、资金等更为重要的一种资源。因此,建立信息平台和数据搜集制度应该作为绩效管理的基础工作来抓。建立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工作数据库,不仅有利于收集、查询项目资料,及时反馈评价结果,而且可以为培养持续、有效的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工作能力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收集信息化项目立项决策、建设实施、系统运营等全过程的实际结果和实际发生的各类技术经济指标和数据资料,并同预期的各类指标和数据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以找出差距,并总结原因和教训。

2.做好数据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工作

缺少基础数据,无法进行精确的统计;有了可靠的信息数据,还要进行生产和运用,否则就失去了数据的意义。因此,有必要对企业拥有的信息数据资源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将数据进行标准化和规范化,形成统一的数据搜集和统计口径,便于统计分析。此外,可以采用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进行数据的分析和整理。数据的标准化工作应该由企业专门机构负责制定标准、统一管理、控制使用。

3.建立先进的信息技术平台

利用Internet技术建立IT平台,可以建立内部沟通渠道,创造一个群体工作的环境,使企业内部,不论是企业主管还是部门负责人,都可以建立起交互方式的联系,使内部信息能够得到及时、准确、快速的传递并使信息资源达到充分有效的共享,从而使信息在传递过程中最大限度的避免时间延误所造成的各种损失。

欢迎您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联系电话:010-51657848

电子邮件:GOV#ITGov.org.cn(请将#替换为@)

 

 

京ICP备06004481号   Copyright 2002 - 2006 ITGov.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