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ITGov-IT治理研究中心>> 关于ITGOV>> ITGOV动态>>正文内容
电子政务运行机制研究课题荣获“为新基金项目创新奖”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07日点击数: 作者:金爱文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摘要:
ITGov和北京高院联合承担的“电子政务运行机制创新——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电子政务建设与发展的实践”课题荣获2011年度北京大学“为新基金项目创新奖”。这既是对课题组成员辛勤付出的肯定,也是对研究成果创新性的表彰。

2011年11月23日, 由北京大学、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主办的“第八届数字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暨信息主管峰会”在北京隆重召开。ITGov和北京高院联合承担的“电子政务运行机制创新——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电子政务建设与发展的实践”课题荣获2011年度北京大学“为新基金项目创新奖”。这既是对课题组成员辛勤付出的肯定,也是对研究成果创新性的表彰。

第八届数字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暨信息主管峰会会场

一、课题背景和主要内容

据悉,十一五以来,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取得世人瞩目的成就。绝大部分县级以上政府部门都建立了网络基础平台和面向公共服务的门户网站,“金关”、“金税”、“金盾”、“金财”、“金审”等国家级系统工程,已从覆盖政府业务阶段向与政府业务融合、全面支撑服务型政府建设阶段过渡,在提高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治国理政的能力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目前许多政府部门已进入电子政务运行维护阶段,建立健全有效的电子政务运行机制成为必然,这也是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部门电子政务建设与发展中的共性问题和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但是,由于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政府职能和管理体制、机制尚在转型和变革之中,西方国家电子政务理论和实践不能完全适合我国国情,因此,总结一套系统的、有效的、符合发展实际的电子政务运行机制最佳实践,是我国目前电子政务建设的当务之急。

“电子政务运行机制研究课题”引入IT治理机制理论,并解构“治理型电子政务运行机制”概念,通过对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电子政务运行机制成功实践的案例分析,构建了适用于具体政府部门,覆盖电子政务全生命周期,可指导、可操作的电子政务运行机制模型。

二、案例单位选择

本课题选择北京高院作为案例研究对象,有以下几点原因:(1)符合理论抽样与构建的要求。北京高院在建设高绩效的服务型政府、电子政务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等方面都有较成功的实践,三者之间有着较明确的内在关系。与此同时,北京高院十多年的电子政务建设与发展有较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其发展战略和电子政务运行机制转型也有鲜明的转型轨迹,电子政务运行机制与高绩效之间具有较典型的匹配状态,因此,比较契合电子政务运行机制理论发展的需要。(2)符合典型性和普遍性的要求。2010年,北京高院被国家工信部树为全国电子政务运维管理示范单位,被工信部杨学山副部长誉为“电子政务运行机制的最佳实践”。北京高院曾先后接待国内外同行和各级政府部门近200余次的考察学习,其做法和经验在全国各级政府部门已广泛推广,可见其经验具有借鉴价值,研究也具有普遍意义。(3)符合有利调研和持续跟踪的要求。课题组利用地缘、学缘等有利条件,与北京高院持续保持着正式和非正式的交流,自2007年开始研究并积累北京高院案例资料,对北京高院的整体发展历程和重要事件有着较为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北京高院相关领导和一线工作人员也积极参与到本课题研究工作中,因此,确保研究的信度,增强研究结论的说服力。

本研究所选择的案例单位——北京市高院,主要承担北京辖区内各类案件的审判工作。现有三级21个法院(含北京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和北京铁路运输基层法院),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员约8000人,其中一线审判人员近3800人。所受理案件平均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上升,至2010年受理案件超过43万件。

1997年,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建设成功全国法院系统第一个“计算机法院”;2000年,北京市法院建设成功全国法院系统第一个涵盖三级法院包括55个人民法庭的城域网。由此,信息网络技术在支撑法院履行核心职能方面发挥了显著成效,突出表现在“解决了社会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与法院相对不足的审判资源之间的尖锐矛盾”。

三、主要创新点

(一)创新提出了中国电子政务运行机制模型

ITGov课题组构建了以目标选择机制、模式选择机制、动力机制和制度创新机制为核心的电子政务运行机制,希冀为我国电子政务运行机制提供参考模型和策略。


图:电子政务运行机制模型 资料来源:ITGov中国IT治理研究中心

上述电子政务四大运行机制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共同构成电子政务的整体运行机制。四大运行机制之间的关联关系如图所示。其中目标选择机制确定电子政务发展的方向、目标和任务;模式选择机制根据既定的目标,选择与之相匹配的电子政务运行模式;动力机制为目标选择机制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制度创新机制虽是属于制度创新理论的内容,但它却是整个运行机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促进甚至引领运行机制的持续优化。电子政务运行机制的实际效率是这四大机制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深入总结了北京高院模式的创新点

2010年6月24日,工信部在北京高院召开了“全国电子政务建设和发展经验交流会”现场会,课题组在领导和专家点评的基础上,进一步概括总结了“北京高院模式”的创新点,具体如下:

一是领导班子尤其是“一把手”具有坚忍不拔、攻克时坚、义无反顾的创新精神。

二是创新了中国特色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电子政务运行机制,对我国十二五期间电子政务的发展模式具有重大的示范意义。

三是领导班子有科学的态度,北京高院电子政务运行机制和做法都是按照科学规律进行安排的,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具体体现。治理型电子政务运行机制、信息化运维服务成本核算体系和电子政务绩效评价体系等,都是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为依托电子政务平台,建设服务型政府提供了重要参考,在全国各级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推进电子政务发展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图:“全国电子政务建设和发展经验交流会”现场会  资料来源:ITGov

(三)创新了电子政务效益评估模型

课题组基于ITGov自主创新的三位一体的信息化绩效评价模型”、“信息化绩效评价体系”和“IT商业价值评估体系”等研究成果,以及审计署“国家审计信息系统(金审工程)评价”、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效能评估”、北京市和广州市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中国国航“IT商业价值评估”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北京高院实际,创新提出了电子政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评估模型并成功实施,创新完成了北京高院电子政务效益评估工作,获得相关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评价。

众所周知,电子政务系统是政府投资建设的一项具有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双重属性的公共产品。既具有一般公共物品天然承载的非排他,非竞争、非营利的特性,可供社会成员免费使用;同时作为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必然“强制”使用和“强制”付费(以各种形式的税负方式分摊支付)的特点。由于法院审判这一公共服务是社会生活的必需品,无论边际消费如何变化,边际成本始终为零,因此经济学方法的边际模型并不能完全反映电子政务的经济效益。

ITGov课题组转换思路,从北京法院司法“能力提升、效率提升、服务水平提升、管理水平提升”四个纬度来考虑电子政务的经济效益,并构建相应的数学模型、量化指标和数据采集方法,创新破解了经济效益如何转换为可衡量效益这一国内外信息化绩效评价领域的难题,初步形成了在中国人努力基础上的信息化效益评价模型和实施方法论。

京ICP备06004481号   Copyright 2002 - 2006 ITGov.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