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对可用性管理的流程控制?
发布时间:2010年06月01日点击数: 作者:ITGOV中国IT治理研究中心 来源:ITGOV中国IT治理研究中心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摘要:
如何实现对可用性管理的流程控制?

关键成功因素(CSF)和绩效指标(KPI)

可用性管理的关键成功因素包括:

业务部门必须已清楚地定义了可用性目标和需求;

必须已经建立了服务级别管理流程来制定协议;

双方必须使用同样的可用性和宕机时间的定义;

业务和IT部门都必须清楚可用性管理的效益。

下面绩效指标可以表明可用性管理实施的效率和效果:

每项服务或每组用户的可用性百分比(正常运作时间的比例);

服务中断的持续时间;

服务发生中断的频率。

报告

上面已经讨论了提供给客户的可用性报告。为达到控制流程的目的,在可用性报告中可以披露下列指标:

检测时间;

响应时间;

修复时间;

恢复时间;

成功地使用恰当的方法(CFIA、CRAMM和SOA);

流程实施的程度:服务、服务级别协议以及服务级别协议所覆盖的客户组。

针对单项服务,也可以确定一些指标,如团队或基础架构域(网络、计算机中心和工作站环境)。

职责和角色

组织可以设立可用性经理的角色来负责定义和控制流程。可用性经理的任务包括下列几项:

定义和开发组织中的流程;

确保IT服务在经过设计后,实际的服务级别(以可用性、可靠性、可服务性、可维护性和可恢复性等指标表示)能够符合约定的服务级别;

制作报告;

优化IT基础架构的可用性,从而为提供给企业的服务实施成本合理的改进。

京ICP备06004481号   Copyright 2002 - 2006 ITGov.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