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M吸取了质量管理工程的主要原理,形成了五级模型,从第一级到第五级分别为:初始级、可重复级、定义级、管理级和优化级,从低到高逐级成熟,成熟度高的等级有着较高的生产率、较高的质量和较低的风险。模型的每个等级由不同的关键过程域(Key Process Area)构成,而每个过程方面又由各种目标构成,每个目标由各种特定惯例和通用惯例支持。
CMM包括了哪些主要内容?
CMM-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for Software,其定义是:有关软件企业或组织的软件开发过程的实践中各个阶段的定义、实现、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的模型化描述。该模型用于确定软件企业或组织的软件过程能力和确定软件质量及过程改进方面的最关键问题,为企业或组织的过程改进提供指南。
CMM的核心思想是将软件开发视为一组过程,并根据统计质量管理的理论对软件开发和维护进行过程管理,以使其更加科学化、标准化,使企业能够更好地实现商业目标。它侧重于软件开发过程的管理及软件工程能力的提高,因此 CMM 可以作为企业软件过程改进的指南,帮助软件开发机构建立严格的、规范的软件开发过程,最有效地提高软件工程能力。
CMM吸取了质量管理工程的主要原理,形成了五级模型,从第一级到第五级分别为:初始级、可重复级、定义级、管理级和优化级,从低到高逐级成熟,成熟度高的等级有着较高的生产率、较高的质量和较低的风险。模型的每个等级由不同的关键过程域(Key Process Area)构成,而每个过程方面又由各种目标构成,每个目标由各种特定惯例和通用惯例支持。
CMM模型划分为五个级别,共计十八个关键过程域,五十二个目标,三百多个关键实践。关键过程域是指一组关联活动,通过执行这些活动可以实现既定的过程能力。除了第一级,其它每一级都有几个特别值得注意的关键过程。CMM标准的五个等级如图6-1所示。
资料来源:中国IT治理研究中心(ITGov),网址:www.itgov.org.cn
京ICP备06004481号 Copyright 2002 - 2006 ITGov.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