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节选自《信息化绩效评价:框架、实施与案例分析》,孙强、郝晓玲
信息化项目的质量改善应如何实施?
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可以用于软件能力评鉴,是软件过程评估的标准。更重要的是,它能帮助软件组织对其软件过程的改进进行计划、制定以及实施,为组织软件能力不断走向成熟提供了有效的步骤和框架。要提高组织的软件能力成熟度,实现质量改进,有许多方法可供选择。其中一种比较全面完整的方法是IDEAL模式。IDEAL是由SEI开发和总结出的,是改进软件过程的生命周期模型,它也可被用于其他更广泛的过程改进领域。IDEAL是个组合字,分别由Initiating(初始化)、Diagnosing(诊断)、Establishing(建立)、Acting(行动)和Learning(扩充)五个单词的首字母组成的。这五个单词分别代表改进企业软件过程的五个阶段。
1. 初始化(Initiating)阶段
主要为为成功地进行过程改进而打好基础。在这一阶段,首先要弄清是什么促使改进。促使组织软件过程改进的原因有很多,可能会是未预料的事件或环境,或是组织高层领导的命令。但不管促进因素是什么,它都会对软件组织的改进努力产生深远的影响。仅为改变而改变是不会使企业发生进步的。企业要改变的原因越清晰,对企业软件过程的改进就越可能成功。
其次,设置企业的环境。在明确了开始改进的原因之后,应该设置企业的环境,为即将开展的工作创造条件。改进将实现或支持什么样的业务目标? 对其他正在进行的工作会有什么影响? 它将为组织带来怎样的利益呢? 随着改进工作的进行,这些问题的答案将日益明朗。
接着要确定责任关系。组织改进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有效的责任。有必要在整个改进过程中保持一定的职责水平。但由于组织在改进之初可能遇到的不确定和混乱,使在改进过程的早期建立关键管理支持尤为重要。如果负责人亲自关注改进过程,并在困难时期始终保持对改进过程的密切关注,将使改进更有成效。
最后,组织要建立起管理改进过程的实施细节的机制。确定基本原则包括确立明确的书面共识以阐明期望和描述责任。
初始阶段的活动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这阶段的工作没做完全,那么在后面的阶段里会浪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资源。
2.诊断(Diagnosing)阶段
主要找出现状和目标,找出存在的差距。诊断阶段在初始阶段的基础上更完全地了解改进工作。在这一阶段中要弄清组织的两大特点:组织的当前状态和想要达到的将来状态。目前状态可以通过讨论和问卷加以确定;目标状态,即企业想要达到的理想的软件过程状态,可以按照其关键过程域(KPA)制定出符合自己企业的目标状态。之后,企业应该收集建议。从建议可以知道在以后的活动中应该采取的方法。通常,诊断是由有经验的专家队伍进行的,他们的建议对主要管理者和责任人的决策有着重大的影响。
3.建立(Establishing)阶段
主要为实现目标而制定计划。这一阶段的目标是要制定出一套完整的工作计划。首先为改进软件过程所要做的工作从企业的全局出发,分别给予一定的优先级。设置优先级时要考虑资源的限制、建议活动的相互依赖关系、可能会起干扰作用的外部要素和组织的更全局化的优先顺序。然后找出改进工作的轻重缓急,抓住问题的关键,在充分考虑它们的优先级的基础上,开发出相应的方法。在开发方法时,要考虑技术和非技术的因素。其中技术要素包括使用新技术和技巧的细节和所需知识;而非技术要素则包括组织文化,可能的阻力源,责任层次和市场力量。方法定义出之后,就要开发一个更为细致的实施计划,包括时间安排、任务、转折点、决策点、资源、职责、度量方法、跟踪机制、风险和平稳战略以及其他一些要素。例如定出在整个计划的执行过程中,应该在什么时候提供什么数据;对执行过程中根据运行情况可能发生的调整做好准备。最终,这些要素综合集成为一个行动计划。
4.行动(Acting)
主要按计划进行工作。这阶段的活动帮助组织实现在前三个阶段已经概念化和规划好的工作。这一阶段的活动所需的时间和资源可能比其他所有阶段所需的加起来还要多。
首先创造解决方案。把所有可用的关键要素集中起来,解决前面识别出的组织需求。这些关键元素包括现存的工具、过程、知识和技术,还包括新知识、信息和外来帮助。这个解决方案将是非常复杂和多方面的,通常由一个技术工作组来制定。
在制定出解决方案之后,必须对它进行测试,因为方案不一定会按照计划进行。当方案经过测试之后,应该根据测试中得到的知识、经验和教训对方案进行修改。要得到一个满意的方案,需要经过一些测试-改进过程的反复。在实施方案时,方案应该是可运行的。但一定要等到方案很完美了再去实施也是不必要的,那将造成对实施行动的不必要的拖延。
实施方案时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如自上而下法(从组织的高层开始,自上而下地实施)和实时法(在生命周期的相应时期里一项一项地实施)。没有绝对的好方法,具体方法的选择要考虑改进本身的内容和组织的具体情况。
5.扩充(Learning)阶段
主要通过学习以往的经验,扩充在将来采用新技术的能力。扩充阶段完成了整个改进软件过程的周期。IDEAL模式的目标是要使企业的软件过程得到不断地优化和改进。因此,在这个阶段,要回顾整个IDEAL过程中的经验,通过收集、分析、总结经验,对改进过程进行分析和评估,把得出的结论文档化地保存起来,看看是否达到了预定的目标又是怎样达到的,组织怎样才能有效地和高效地进行过程改进,同时在分析和评估的基础上对将来的改进工作提出建议。在整个IDEAL周期中都必须保持相关记录,以便进行经验总结,为下一个改进周期作准备。IDEAL的模型如图所示:
确定基本机制 确定责任关系 设置企业环境 引起变化的动因 收集建议 设置优先级 开发相应的技术方法 开发具体的实施 计划 创造解决 方案 测试解决方案 修改方案 实施方案 分析与 评估 提出将来的行动计划 初始化 诊断 建立 扩充 行动 确定组织的当前与目标状态 图 IDEAL的阶段图
它是一个首尾相接的循环过程,反映了SW-CMM分级进阶不断提升的思想。按照这个过程不断地循环实施,就可以在每个循环周期里对软件过程的规范化与科学化进行不同程度的改进,从而实现软件组织的软件过程的不断优化,SW-CMM级别的不断升级。
欢迎您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联系电话:010-51657848
电子邮件:GOV#ITGov.org.cn(请将#替换为@) 。
京ICP备06004481号 Copyright 2002 - 2006 ITGov.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