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质量标准
质量作为产品或服务的一种特性,总是与某个实体联系在一起,没有普遍适用的高质量标准。在ISO的标准中,质量被定义为“反映实体满足实际和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的总和”。对于计算机信息系统来说,质量的好坏主要应由使用者来确定,对一些用户来说是高质量的系统,对另一些用户则可能完全不能接受。
----为便于开展工作,制定一个标准十分必要,这个标准必须在投资规模、系统目标、技术手段、系统功能等关系综合协调的基础上制定。在投资规模允许的情况下,采用的技术手段不应影响目标的实现,且不应降低性能;为实现目标不能以牺牲性能为代价,等等。因此,只有通过确立一个恰当的标准才能实现目标、方法、性能的综合平衡,以便使系统达到一个最佳效果。如果建设单位在系统开发时没有确立标准,那么,“第三方”应该帮助建设单位建立其目标系统功能和性能应该达到且能够达到的质量标准。由于没有标准而造成甲乙双方纠缠不清的例子不胜枚举。
建立质量保证机制
---对于一个产品的制造者来说,要使产品达到比较高的质量,首先要建立一个质量标准,其次是要建立一套能使这一标准得以达到并加以保持的机制。在工厂的生产过程中,这种机制就是人们所说的质量控制。工厂的质量控制部门与制造部门一起保证产品达到所期望的质量水平。质量控制包括的内容比对最终产品进行检验要广泛得多。它从原料检验开始,贯穿整个生产流程。
----信息系统的开发与产品的制造一样,需要进行质量控制,“第三方”在开发过程中也需要对承建方的开发人员提出各阶段应达到的一定质量水平的质量要求,并且建立起一套机制,来保证维持这一质量水平。如果按照一些人的认识,信息系统是手工艺品,是一种精神产品,不能以某一个标准来衡量,那么,在这些人所在的地方,对开发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就很难进行。实际上,个人的技术能力只是反映在能否找到更好的办法来完成工作,但最终成果还是可以按照某个标准来衡量和评估的。质量保证工作是把信息系统开发由“艺术”变成工程的重要的一步。
注重系统方案评审
---由于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含量高,要进行质量管理,承建方完成的工作到底合格与否,必须有一个结论。因此,对承建方的工作进行评审是必不可少的。
----评审的主要目的就是确定使用者的要求是否得到了充分满足,但对使用者提出的要求也要全面分析,不能全盘接受,要看这些要求与总体目标及其他使用者的要求是否有矛盾。对监理来说,应保证系统建设单位总体开发目标的实现。
----保证系统质量的重要一环是在系统进入实际开发之前,先对系统进行方案评审。评审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 目标系统能否满足具体使用者及建设单位决策层的要求。决策层的目标优先,操作者的要求其次。这两者之间常常是有矛盾的,对于监理来说,了解矛盾所在非常重要。任何局部的要求都应在满足总体目标的前提下相互协调。
----(2) 系统开发所采用的是不是标准化的方法。所谓标准化的方法,就是已成功证明有效的原则、程序、标准等。质量管理中要检查开发人员在完成工作时是否采用了这些方法。
----(3) 开发人员对软硬件资源是否进行了优化使用。优化涉及到系统设计,如采用合适的系统平台和编程工具,以及对软硬件资源的最佳利用等。
----监理人员要与建设单位和承建单位共同完成这些工作。但监理人员不承担设计责任,他们只是提出参考意见,最后的决定仍要由建设单位领导做出。
要注意的问题
质量管理与系统开发应该是同步进行的。在这个过程中,监理人员要对系统目标、实现方法和系统性能做出评估。在评估系统目标时,应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本系统满足使用部门和使用者的需要的情况。
----(2) 本系统与其他系统使用者的要求应协调一致,一个系统不应给其他系统的用户造成不便。
----(3) 系统目标与建设单位的总体目标应一致。在任何情况下,建设单位的目标应高于任何个人或小部门的目标。
----(4) 系统建成后,系统使用部门与系统维护管理部门是否会产生矛盾,如有的话,在系统实际开发之前,就应解决这一问题。
----(5) 系统目标是否与行业及政府的要求相一致,只要政府或行业对某一类系统或应用已有相关的规定或要求,系统设计时就应考虑这些因素。
----(6) 系统应考虑管理的要求,系统的运行必须是可监控的。
----在系统实现方法方面,监理应注意系统开发人员是否按照规定的方针、规范、标准和指南进行开发工作。
----方针 已确定的基本原则;
----规范 已拟定的完成工作的基本步骤;
----标准 已制定的衡量工作质量和数量的原则;
----指南 建议完成工作的方法。
----监理对系统要有全面的把握,要能确定系统是经济的、有效率的和有效益的。
----经济性 系统是以最低成本的方法实现;
----有效率 系统开发能以最短的时间、最少的工作来实现希望的目标;
----有效益 系统的设计可使人员及设备都能发挥最大作用。
----上述每一项都需要单独进行评估。
监理介入的时机
经验证明,影响系统开发的最佳时间是系统开发的早期阶段,而系统方案一旦确定,要想进行大的变动就有点费事了。进入编程阶段或编程完成之后,则只能做一些小的或者是局部的调整。投入的人力物力越多,修改的可能性越小。当一个系统进入编程阶段时,系统开发的大部分费用已经发生了,影响系统的能力与其所花费的费用成反比。
监理功能怎样发挥
由于可用资源的限制,比较有效的方法就是在系统开发的各个关键点上制定一些检查要点。这些关键点就是需求分析、设计、编程、系统测试和试运行。
----检查要点分两类:
----(1) 这些检查点上监理的建议和咨询对系统开发人员是最有益的;
----(2) 通过这些检查点,监理可以评估系统完成的情况。
----在系统开发周期的每一个阶段,监理都需要与项目开发人员进行一次或多次交流,在这些阶段性审核的最后,监理均应向建设单位的管理层提交报告,报告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报告应达到相应的层级,以利于管理层采取相应的措施。
明确质量保证与质量检验的区别
质量是产品呈现或缺少的一种特性。例如,一段程序的质量特性是产生一个随机数,它可以产生随机数也可以不产生随机数,假如产生了随机数,我们则认为这个程序是个质量好的程序,反之我们认为这个程序有缺陷。
----质量检验的角色是按照标准或特性去检测一个产品看其是否达到要求,质量检验的目的是找出缺陷并加以纠正,以产生无缺陷的产品。质量检验限于检测产品,系统评审、软件测试等都属于质量检验的范畴。
----在一般意义上,质量保证是质量管理的一种程序,它建立质量检验,但通常不直接从事质量检测等工作,质量保证是利用质量检测所产生的结果来评估和改进生产产品的过程。由此可见,质量检验对产品,质量保证对过程。
----信息系统监理人员常常面临改进质量管理的两难境地,一方面他们要制定质量保证程序,另一方面要搞质量检测,以便为质量管理提供依据。
----在正常的质量保证过程建立起来且其中存在有效的质量检验之前,监理人员都要花时间来建立这样一个过程,并且完成质量检验的任务,如系统开发过程中的评审,其目的有两个,一是通过质量检验来使项目顺利进行,第二且更重要的是,学习如何进行质量控制,并优化质量控制过程且应用于项目开发。但是监理在条件成熟时应把一些质量检验的工作交给项目开发方,条件是项目承建方能自觉完成检验任务,并形成完备文档。
什么人能做监理
监理人员应是有丰富经验的系统分析员或工程师。假如没有合适人选,监理就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此外,由于个人知识与经验的局限性,承担监理工作的应是一个团体而不是个人。
监理的收费
监理是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为信息系统的建设单位提供服务,以满足对工程项目进行管理的需求。它所获得的报酬是服务性的,数额的多少要考虑到系统的规模、工期的长短、监理人员及检测设备的投入、系统中二次开发成分的大小等多方面因素。
----总之,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毕竟是一项新生事物,希望各方面共同努力,使它能够为提高信息系统工程质量发挥更大的作用。
-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
- 信息系统运维预算定额参考标准研究[04-09]
- 第2章 跨文化管理理论和实践[01-14]
- 16:什么是关键成功因素法(CSF)?[06-09]
- 24:eSCM-SP(服务提供商外包能力模型)有哪些…[06-10]
- 第4章 跨文化沟通[01-14]
- 治理评论第一期[01-20]
- 治理评论第二期[01-20]
- 治理评论第五期[01-20]
- 治理评论第三期[01-20]
- 治理评论第四期[01-20]
- 治理评论第六期[01-20]
- 太极凭什么中标12306? [09-26]
- 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书评[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