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ITGov-IT治理研究中心>> 研究>> 信息化绩效评估>>正文内容
什么是科学的信息化发展观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29日点击数: 作者:孟秀转、孙强 来源:原创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0 )】
摘要:
科学的信息化发展观是关于信息化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信息化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信息化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信息化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ITGov中国IT治理研究中心,2004) 科学的信息化发展观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高效益发展为前提,坚持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信息化发展道路。这要求在信息化过程中,要正确处理信息化涉及的各利益方的关系、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以实现信息化的效益最大化。IT治理就是保障信息化的效益最大化的机制,也是科学的信息化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企业信息技术投资评价方法评析

引言

让IT价值显现出来,在IT和商业战略之间、技术驱动和股东价值之间建立直观的联系,需要一种合理的评价方法。对企业信息技术投资评价的研究和探索伴随着IT的商业应用历史。但没有得到普遍认可的理论。本文对目前投资评价方法的思路及特点进行了分析,将现有评价方法归纳为三类,并逐一分析其适用性及问题,以期找出我们的研究方向。

与信息技术(IT)投资评价有关的调查研究、理论、争论等文献存在的时间,几乎与IT应用于商业的时间(从1950开始)一样长。然而到目前为止,既没有一种方法被业内普遍认同,也没有一种理论被认为能够解决IT投资评价问题。

虽然如此,但有一点是为几乎所有学者都认同的。这就是,工业时代的投资评价方法已无法应用于信息时代,更不用说IT投资方面的评价。因此,我们有必要抛弃工业时代的方法,如标准的ROI(Return on Investment投资回报率),取而代之以一种新的眼光来看待IT投资问题,考虑公司进行IT投资中出现的多种问题。

本文关注于从项目层次对公司内部投资进行评估。之所以选择项目层次评估是为了避免陷入一个广泛的话题,仅从微观层面评价企业信息技术项目的投资回报。在本文中,笔者将现有的IT投资评价相关的文章进行了归纳,以便明晰学者们提出的常见论点与问题。本文关注于目前围绕IT投资评价出现的主要问题,如无形成本与收益、直接财务成本与收益的不确定性、管理的灵活性等,分析评价现有评价方法,并从中找出未来努力的方向。

1:财务评价方法

1.1 传统财务评价法 

传统财务评价方法主要是将IT投资看作是一种典型的资金投资,利用财务数据计算IT投资项目的成本与收益,并在此基础上评价项目的可行性。Powel(1992),Sassone(1998),Shoval和Lugasi(1987)等人作为支持该观点的理论研究者,主要从量化的成本和以货币形式呈现的收益等角度进行评价,并试图预测货币的时间价值,以支持决策。该体系中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是成本——收益分析(CBA:Cost Benefit Analysis),主要是围绕企业的财务目标进行评价,集中于成本和效益的量化和度量。

Bacon(1994)提出,75%的组织在选用IT投资项目时使用了某种形式的“折现现金流”(DCF:Discounted Cash Flow)法,它假定最终的投资价值是货币价值。对于非DCF法,绝大多数组织使用投资回收期(Payback:PBK)方法作为项目判断的财务准则,原则上说,投资回收期越短的项目,风险越小,从而越值得考虑,但存在不考虑它的隐性短期的导向以及理论上的缺点。不过,事实上由于信息技术领域的摩尔定律的存在,使得投资回收期法一定程度上合理性增强。投资回收期短的项目灵活性高,风险小,当技术发生改变时,可以快速转移技术方向。而投资回收期长的项目则要求,在投资伊始必须对今后的技术方向有较为准确的把握,否则企业会失去信息技术带来的竞争优势。

Pavone(1983)提出了“投资回报率法”(ROI)。投资回报率也称资产报酬率,是一种完全基于成本和收益的量化评价方法。资产报酬率是指投资中平均每百元所能获得的纯利润,可用以衡量投资资源所获得的经营成效,原则上比率越大越好。该指标反映了企业经营的主要目的。

Gartner 的Bill Kirwin等人于1986年提出“总体拥有成本法”(TCO:Total Cost of Ownership),对拥有PC的所有成本进行计算,包括的内容有:购买、管理、安装、移动/增加/改变、技术支持、维护、内部支持、宕机,以及其他隐含成本。与前述几种方法相比,“总体拥有成本法”只关注IT投资成本,完全忽略了对IT投资产生效益的评价,而IT投资评价的重点不是成本最小,而是投资回报的最大化。同时,TCO不能评估风险,也不能就如何把技术与战略、竞争性商业目标结合起来提供指导。但TCO在现行成本对比分析方面很出色,是评估和控制IT开销的良好手段。因此,“总体拥有成本法”更适用于IT预算。

无论是成本收益法、投资回收期法、投资回报率还是“总体拥有成本法”它们都面临同样的问题:对无形成本、无形收益及其不确定性风险的识别与量化。

2 衍生财务评价法

财务评价方法在非IT领域的项目投资评价中已属于相对比较成熟的方法,广为投资者、项目管理者所接受。但对于IT项目,传统财务评价法存在种种缺陷,因此许多专家及企业对传统财务评价法进行了不同的改良,出现一些衍生的财务评价方法。

1.2.1经济增值(EVA:Economic Value Added)法

该方法由北美顾问公司Stern Stewart开创。EVA作为一种度量方法,相当于净营业利润减去一定的资本费用,主要通过估价资本的收费标准,促使经理层在关注收入之外还要关注资产,并且强调二者之间的转化关系。采用EVA方法以月份、季度和年度为周期,衡量包括IT部门在内的部门绩效,有助于新项目的决策。对所有经营活动而言,EVA可以把那些相互冲突的或不明晰的目标,如收入增长、市场份额或现金流量等,转化为单一的财务指标。EVA是衡量IT对企业长远影响的有效方法,这种方法关注的是IT系统在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增长方面的作用。不过EVA这种方法只能对全要素生产过程的结果进行反映,针对性不强,不利于指导具体的管理行为;不能指出具体的非财务业绩动因及解决问题的方向。同时,EVA对非财务资本重视不够,很难将精确的EVA收益与具体的技术投资联系在一起。

1.2.2总体经济影响(TEI:Total Economic Impact)法

该方法由Giga公司提出。TEI是一种决策支持方法,该方法致力于测量风险和所谓的“灵活性”,即考虑被直接的成本/收益方法排除在外的延迟收益或者潜在收益。在分析开支时,TEI有4个投资要素,即成本、收益、灵活性和风险,在确定任何投资的预期投资回报率时,应先对收益、灵活性和成本这三个因素进行量化,然后再通过风险分析进行修正。

TEI的成本分析采用类似TCO的方法,收益分析关注项目在IT之外的业务价值和策略性贡献,灵活性分析主要使用期权方法计算,诸如实物期权评价法(ROV)或Black-Scholes模型,二者都是对在将来兑现的权利进行评价。TEI方法最适合分析两组截然不同的方案(如建造还是购买,选Oracle还是Sybase),特别是当两种选择包括基础设施或其他很难确定收益的企业级的项目时,非常有用。

TEI在传统的计算成本和收益的方法上又加入了量化的风险评价。一般要考虑的风险因素包括供应商、产品、体系结构、文化、项目延期或取消以及项目规模。TEI将投资风险因素进行量化,并在此结果上,考虑它们发生的概率,对所计算的IT投资成本效益计算结果进行调整。不过,一些评价专家认为,这些额外的考虑可能会淡化投资回报信息,TEI评价方法的缺点主要在于风险评价过于主观。

1.2.3快速经济评价法(REJ,Rapid Economic Justification)

该方法由微软公司提出。它是一种以TCO为底限,把IT投资与业务重点结合起来的方法,使TCO方法更加充实。该方法主要包含以下步骤:设立方法以识别项目的主要参与者、确定关键成功因素和关键绩效指标;与参与者一同识别技术如何影响成功因素;测算成本——收益平衡;描绘潜在风险的概率及其影响;计算ROI、NPV、IRR等财务指标。REJ适合单个项目,而不是多个项目组合,虽然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但它还是考虑了风险因素。

综合评价指标法

财务评价法的缺陷非常明显,对IT投资的财务回报关注太多,这对于一些IT更新投资等项目评价而言优点比较明显,而对于那些有组织战略意义的IT投资项目,这种方法显然有失妥当,它无法考虑这些IT投资给企业带来的战略竞争优势,比如对变化的快速反应能力、交易流程的缩短带来的优势,以及因IT带来的组织变革而产生的变更成本等。综合评价法通常从企业全局的角度,评价IT投资的总体和综合效益。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评价方法:

2.1  综合平衡计分卡法(BSC:Balanced Scorecard)

平衡计分卡由Robert Kaplan 和 David Norton于1992年首次在《哈佛商业评论》上提出。财务报告传达的是已经呈现的结果,滞后于现实的指标,但是并没有向公司管理层传达未来业绩的推动要素是什么,以及如何通过对客户、供货商、员工、技术革新等方面的投资来创造新的价值。BSC克服了单纯利用财务手段进行绩效管理的滞后性,从四个不同的视角:财务、顾客满意度、内部流程以及成长与学习,提供了一种考察价值创造的战略方法。BSC在保持对财务业绩关注的同时,清楚地明确长期价值和竞争业绩的驱动因素,从而使企业了解未来业绩的推动要素,以及如何通过对客户、供货商、员工、技术革新等方面的投资来创造新的价值。

BSC是一套能使高层经理快速而全面地考察企业经营状况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所有问题的考虑都是动态的,并且每年都要不断地进行检查和修正,其最大困难是:既要寻找各层面的不同测量方法之间的适当平衡,又要确保能够获得所有将该概念推广下去所需要的IT投资。它的局限性在于,平衡计分卡强调的是战略性,而很多企业的IT应用仅局限于战术层面,因此该方法与企业自身的标准难以统一。针对这一问题,IT绩效管理集团负责人Michael Bitterman曾开发了一个以IT为核心的矫正方法,该方法强调把IT从战术介入向战略性介入转化。那些喜欢Bitterman的以IT为中心、自下而上逻辑方式的人,会觉得这个高度细致化、多层次方法很可靠。

2.2信息经济法(IE,Information Economics)

Beta Group的信息经济学方法,包括一些经济指标,旨在了解企业所有信息技术投资的全方位情况,以及使管理层可以了解信息技术投资与业务结果之间的联系。信息经济法主要是为了对多项目组合进行中立的评价,以使资源分配产生最大的收益。该方法要求IT和业务经理对发展重点达成一致的意见并给出优先级别,就项目战略性的商业价值形成更为客观的结论。通过评价得出各项目的总体相对价值数,然后进行排序,从而确定哪些项目应该继续,哪些项目应该中止。信息经济法是一个相对快速确定投资重点的方法,并且可以把IT和业务目标结合起来。该方法中的风险分析虽然主观性强,但分析相当细致。但这种方法对项目本身的可行性及经济效益无法做出评价,因此无法适用于单一项目评价和互斥方案的评价。 

2.3企业关键业绩指标(KPI:Key Process Indication)

KPI是通过对组织内部流程的输入端、输出端的关键参数进行设置、取样、计算、分析,衡量流程绩效的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是把企业的战略目标分解为可操作的工作目标的工具。该方法主要通过从上而下,逐级确定企业级KPI、部门级KPI、以及个人KPI,从而保证每个职位都是按照企业要求的方向去努力。建立KPI指标的要点在于流程性、计划性和系统性。这种方法强调项目建设流程中保证项目成功的绩效指标,优势在于实施,对于评价项目本身的投资回报贡献不大,但这种方法也使我们更深入了解IT投资过程的复杂性和风险性。

3 金融资产定价模型方法

在IT投资项目估价中,财务评价方法对采用信息技术所带来的战略竞争优势和增长机会,对产品质量提高与服务改善,以及投资成本、市场环境和IT技术的高度不确定性,都难以正确评估和把握。成本和收益的高度不确定性,收益和损失的非对称性以及投资实施期间的灵活性是IT投资与金融资产投资的共同特点。针对这些情况,学者们提出了用一些金融资产定价模型方法来分析IT项目的投资。

3.1实物期权评价法(ROV,Real Options Valuation)

与传统方法相比,这种方法认识到了管理者对项目的实施有延迟、冻结或者当项目已经启动后可以放弃的选择能力。这些选择权具有金融期权的特征。例如,在一个IT项目的前景不明朗情况下,管理者可以伺机在将来情况好的时候再实施投资,并无义务一定要立即投资该项目,即使这个项目的NPV为正。这种选择权就类似于一个股票买入期权。这种分析思路,可以方便地把一个项目构筑为管理者随时间变化的决策序列,有助于在项目评估中澄清不确定性的作用,并使我们得以把金融期权定价的思想和模型应用到IT项目投资估价中。

   近年来,用实务期权方法对IT投资估价有关的绝大多数的研究主要是对著名的Black 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的应用。例如,Benaroch和Kauffman(1999)使用B S模型的近似算法对一家电子网络银行的POS系统项目进行了估价。Panny和Trigerogis(1998)使用实务期权定价,对塞普路斯(Cyprus)的州通信管理机构的IT基础设施项目进行了估价。其它的研究者在分析IT投资时,采用了一项资产置换另一项资产的期权定价模型,即Margrabe模型(Margrabe1978)。

该方法被认为对基础设施和其他基础技术的评价能够考虑灵活性,主要用于租赁、并购以及生产方面。这种方法适用于不确定的、对保持灵活性大有好处的市场和经济环境中,用该方法代替标准资本预算效果最好,一般作为大型评价计划的组成部分。

3.2 投资组合管理法(Portfolio Management

像对待金融投资组合那样,投资组合管理法是用更有洞悉力的眼光审视技术资产和项目组合管理方法。IT投资组合是一个保证组织内所有项目的都经过风险和收益的分析、平衡的方法论。它从风险和回报这个角度出发,总体把握所有的项目,要求每一个项目都有存在的价值。如果一个项目风险过大、或是回报太小,它就不能通过立项。同时需要对每个项目实时的风险、回报、进行状态及其与其他项目之间关系有一个全局视图。这意味着企业必须把IT人员和项目看作资产而不是成本,CIO们要持续不断地监控现有投资,并从成本、收益和风险角度评价新项目,估价技术项目的风险并相应地加以分散。如果企业不愿意改变管理流程以配合该方法提出的新资产体系,组合管理作用不大,而在组织内培养正确的心态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3.3 应用信息经济(AIE,Applied Information Economics)理论

该理论由Douglas Hubbard提出。该理论综合了经济学理论、现代保险精算理论、现代组合理论以及决策理论。被广泛应用于保险、制造等领域。它不像其他方法那样或者得出一个“分值”,或者得出一个不现实的ROI,而是进行真正的风险与收益分析。它运用大量的概率模型,对IT投资的无形收益、成本以及风险进行区间估计。运用大量精算统计方法,产生包含风险和回报的期望结果曲线图。这种方法的发明者声称一切都是可以定量的,包括不确定性和风险,并且用成本与收益估计区间要优于点估计。对企业来说,该方法运用了许多数学模型,作为量化的、统计上合理的风险回报分析方法,对成本高、创业型的项目而言较为有效。但也有批评家指出该方法中大量的计算最终与收益递减率(微观经济学中著名公理)相悖。

结束语

IT投资项目从对企业的影响来看,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有战略级的投资项目,会影响到企业的战略竞争优势,风险大,收益得外部性明显,大量得难以量化的收益存在,也有运营级的投资项目,主要是为了代替手工,提高效率,还有一些更新型的项目。不同的项目其收益、成本、风险以及对项目灵活性得要求都不一样。如战略级项目,对灵活性可能要求比较高,这种情况下,实物期权法就比较适用。这就决定了企业IT投资评价得复杂性。同时企业对IT投资的评价也有不同的需要,有投资前的可行性研究需要,有项目管理需要,有项目后评价需要,不同的评价需要也决定了评价角度和侧重点的不同,这也会导致一种方法很难适应企业的各种评价要求。从以上评价方法综述中也可以看出,虽然人们在衡量信息技术价值方面进行了种种有价值的尝试,但都存在适用性的问题。事实上,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得到广泛认可的科学合理的衡量信息技术价值的方法和体系。对于信息技术投资,人们依然不得不在大量不确定性的条件下,依靠大量得定性评价做出决断。

因此,笔者认为对企业信息技术投资进行评价,不要期望找到一个放之四海皆可用的完美评价方法。我们所要做的是,对企业信息技术投资项目按项目规模、对企业的影响及评价目标进行细化分析,建立企业信息技术投资评价矩阵图,在此基础上选择适当的投资评价方法。

分享到:
点击按钮自动加关注代码——新浪微博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相关文章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
推荐文章
订阅
  关于ITGov | 联系ITGov | 收藏本站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人员招聘 | 网站地图

京ICP备06004481号   Copyright 2002 - By ITGov.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啦免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