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息化如何迎接BCM时代
发布时间:2004年11月24日点击数:
作者:金鹂 来源:www.ccidnet.com
摘要:
日前,中国信息化推进联盟BCM专业委员会正式在京成立。人们深切感受到,尽管BCP(业务持续计划)、BCM(业务持续管理)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个还很陌生的概念,甚至对于专家来说,也是近一两年才有所耳闻,但BCP、BCM在中国确实到了势在必行的阶段。
BCM势在必行
BCM,即业务持续管理,在国内来说是一个相对比较新的概念,特指一种整体管理流程,该流程的目标在于及早确定可能发生的冲击及对企业运作造成的威胁,能够提供合理的架构有效阻止或抵消不确定事件造成的威胁,保证企业日常业务运行的平稳有序。
信息技术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益处,但它也有着最脆弱不堪的一面。从“9.11”事件、非典疫情,到今夏北京遭遇暴雨袭击、“云娜”侵袭江浙沿海,世界各国政府和企业都深切体会到灾难事件对国民经济产生的重大冲击。相反,那些引入了BCP、BCM的企业和机构却可以把灾难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
据中国信息化推进联盟BCM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陈建新介绍,在“9.11”事件中,很多美国企业可以在目标恢复时间调动几千名员工,调动资源到不同的异地备份、恢复以及持续他们的关键系统以及业务,就是因为采用了BCM机制,让他们成功恢复关键业务。
陈建新表示,是否拥有BCP、是否引入BCM机制,已经成为一些发达国家的政府机构与企业选择合作伙伴或供应商的一个必要条件。而在国内,BCP和BCM还只刚刚起步,与国外存在着较大差距。
BCM建设任重道远
据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中心主任阎保平女士介绍,目前BCM建设在我国保险、金融等领域已经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发展较快,但在科研领域还很薄弱。很多项目出于安全性的考虑没有上网,虽然保证了安全性,却阻碍了交流和发展。
她特别强调,国内对BCM建设的认识应该从直觉上升到自觉,从感性上的认识上升到理性上的认识。目前很多企业考虑的只是一个单纯的部件产品的备份,今后不仅应考虑到一个解决方案,还要考虑到整套BCM系统的建立。
据陈建新介绍,目前国际上已经有了成型的BCM标准规范。尤其“9.11”事件后,美国政府更是大大加强了BCM机制的建设,其他各国政府也日益重视,亚太地区的BCM机制也逐渐建立。相比之下,我国大部分企业尚未建立统一的BCP机制,虽然部分企业的相应做法已经有了BCP机制的一些要素,但并没有制度化。根据赛迪顾问的统计数据,目前90%以上的中国企业在应对紧急事件时存在明显漏洞,企业对BCP、BCM专业知识的普及程度远远不够,专业人士更显匮乏。
国内BCM标准亟待建立
据了解,中国信息化推进联盟BCM专业委员会由中国信息化推进联盟发起,由中国金融、电信、能源、交通、石油等各行业的信息主管及政府部门相关信息主管组成,是一个学术性、公益性的非盈利机构。
陈建新表示,BCM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是为了更好地推进中国企业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让更多的行业、企业了解灾难事故面临的风险,掌握亚洲及世界上先进的灾难恢复与业务持续计划的发展趋势,建立中国自己的BCM行业标准。
据他介绍,国内虽然有些厂商已经在做这方面的工作,但由于相互之间没有沟通,形成合力,所以还没有形成与国际标准接轨的一套完整标准,BCM专业委员会今后将承担起这方面的重任。
另一方面,通过建立BCM专业委员会,今后可以搭建起一个平台,以网站、会议等形式让厂商之间、行业之间相互交流沟通,形成互动,共同促进中国的信息化建设。
此外,他还表示,BCM专业委员会今后将广泛开展培训交流活动,尽快让国内的厂商、企业接受BCP、BCM概念普及,尤其要让企业管理层认识到其重要性。
点击按钮自动加关注代码——新浪微博
相关文章
-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
推荐文章
- 信息系统运维预算定额参考标准研究[04-09]
- 第2章 跨文化管理理论和实践[01-14]
- 16:什么是关键成功因素法(CSF)?[06-09]
- 24:eSCM-SP(服务提供商外包能力模型)有哪些…[06-10]
- 第4章 跨文化沟通[01-14]
推荐专题
订阅
治理评论
- 治理评论第一期[01-20]
- 治理评论第二期[01-20]
- 治理评论第五期[01-20]
- 治理评论第三期[01-20]
- 治理评论第六期[01-20]
- 治理评论第四期[01-20]
- 太极凭什么中标12306? [09-26]
- 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书评[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