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ITGov-IT治理研究中心>> G3>> 文化治理>>正文内容
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的隐患
发布时间:2006年02月14日点击数: 作者:李东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0 )】
摘要: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而企业信息系统建设是我国企业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我国目前共有各类企业800万家,这些企业在近20年来,在不同程度上都遇到了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的问题。80年代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就一直非常重视企业信息化的推进。国家有关部门曾重点扶持过一批国有大企业的信息化工程,并以它们为样板在全国制造业企业中推广过CIMS。沈阳鼓风机厂、成都飞机制造厂、北京第一机床厂等,都是这一时期涌现出来的企业信息化样板企业。90年代以后,随着微型计算机、互连网等迅速普及,计算机技术对企业的影响越来越大,企业信息化进一步为人们所重视。有关部门领导曾明确提出:到2000年,全国一千个大型骨干企业基本实现企业信息化,全国大型产业企业80%(含零售业、批发业、仓储业、饮食业和工业企业)全面应用计算机管理,初步实现管理现代化。30~40%的中小企业普及计算机管理。1995年以后,我国企业信息化走向了以ERP为主的道路,许多外国ERP厂商如SAP、BAAN、ORACLE、FOUTH、SHIFT等纷纷进入中国,国内目前也已有数十家ERP软件供应商,不少已经形成商品化且有几百家用户。一些调查说明,我国企业购买MRPII、ERP软件的费用在90年代以后迅速增长。例如在机械行业,购买了国外软件公司MRPII系统的企业高达66%,企业平均用于硬件的投资费用约为604万元,软件费171万元,实施及咨询费143万元,合计约800万元。与之类似,其他行业对于信息化的投资,在近几年来也有较大的增长。

  但是,在企业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在充分肯定这些已经取得的成果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一些普遍性的问题。首先是过去10年左右,我国企业信息系统建设虽然轰轰烈烈地发展,但其成功率究竟如何?根据广东省信息中心和信息协会对335家已经实现了信息化的企业的调查,有52.24%的企业认为本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成效一般;认为不理想的有21.79%;认为效果非常好的只有9.55%。根据研究还发现:一些企业已经投入使用的模块,实际中并未发挥作用,它只是针对若干局部系统,或者特定类型的产品的试运行。运行最好的为库存管理模块,原因主要是库存与其它部门间的相互影响较小。其次,物料单、销售、采购及财务统计模块也在部分企业得到较好的应用。但成本管理及预测模块等使用情况较差。根据另一次对300名来自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中层管理者的调查发现,这些管理者工作的科室中,人均微机数量0.4~1台的占33%,其中人均微机数量达到1台以上的企业占37%。但是,这些企业中的计算机的97%是用来做文字处理工作,有1/2是用于浏览网页,甚至有1/5的计算机是经常用来玩游戏的。而大多数被调查者都认为:他们企业并没有实现信息化。这些调查和结果分析都说明了:我国企业目前虽然使用计算机已经比较普遍,但许多信息系统的应用情况却并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


      阻碍成功的错误观念

      实际上,任何企业的信息系统项目实施都会面临许多问题,即使在信息技术十分发达的美国,也有大量信息系统失败的例子。根据一些统计资料,美国企业中建设的信息系统,在时间上、应用范围上和应用效果上都达到当初规划目标的只占25%;有31%的信息系统开发项目在完成之前夭折;有1/5的信息系统开发成本高于预算达2-3倍。企业信息系统在建设过程中,许多因素都可能导致建设的结果不理想:例如信息系统开发人员的技术水平没有达到要求,对企业的业务情况不熟悉,数据规划做得不好,企业员工对信息系统使用缺乏兴趣等。这就促使我们考虑,如何才能保证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能够取得更高的成功率?为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指出一种普遍存在的错误观念。


      由于IT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现在,几乎每过3年就涌起一个新的开发技术的发展高潮。随着微机、局域网的普及,对用户友好的软件界面的出现,随着信息系统建设的生产效率的大幅度提高,近年来人们对于IT技术的学习空前高涨。但是我们应当指出:这种对于新技术高涨的热情后面却掩盖着巨大的危机,IT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许多人产生了一种错误的思维定势:如果采用了最新的技术,就能够(或容易)取得信息系统的成功。换言之,如果信息系统建设不成功,多半是因为没有采用最新的技术。但是,我们不断地看到这样的案例:一些企业尽管不断地试图采用最新开发技术,然而它们的信息系统仍然没有逃脱失败的命运。

    很多人在推崇信息技术的同时忘记了一个基本的前提:信息技术仅仅是一种工具。虽然信息技术对于信息系统的开发效率产生重要的影响,但工具本身却不是信息系统成败的根本原因。通常在信息系统开发时,开发商采用的往往是比较成熟的技术,因为这些成熟技术的有效性是已经被实践所证明了的。但是,采用成熟的技术并不能保证开发的成功。这说明,一些非技术性的问题往往是导致企业信息化不成功的根源。这些问题——我们姑且统称为企业信息化的非技术性的障碍——目前十分缺乏理论上的研究。有许多文章都在谈论这些因素,有人说是中国的管理水平低,有人认为是员工的观念跟不上。但是,大多数文章都仅仅议论了一些现象,而缺乏深入全面的研究。更可怕的是这些问题并未引起一些主管人员重视,他们认为对非技术性问题的探讨是空谈,只有掌握某种开发技术才能有真正的应用前景。这种错误的认识导致了许多单位和部门的信息系统的失败,而这些失败又常常被崭新的计算机设备和许多忙碌而不产生价值的工作所掩盖,象冰山潜藏在水面下一样无人知晓。


     某些阻碍成功的因素

    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个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的典型案例。某大型企业在1988年开始投资100万人民币,开发了一个MIS系统。该系统采用美国某公司的小型计算机,由一个计算机研究所负责开发,到1990年开发完毕。但该系统操作使用比较繁琐,需要用户花费很多时间来熟悉使用。而企业从领导到群众,多数人对学习使用该系统都没有兴趣。由于大家都不使用系统,结果被弃置不用,到1991年,该系统即告报废。该企业于1年后换了领导班子,决定开始开发第2个MIS系统,这次采用了微机局域网结构,系统虽然容易使用了,但该公司四个业务部门有三个认为使用该系统对他们没有什么好处,结果只有一个业务部门去使用。到1995年该系统也中止了。1996年,该公司投资800万元,开始建设第3代MIS。这次公司采用了Sybase+Powerbuilder的最新技术,由某计算机研究所担任开发,并由一名计算机技术权威挂帅,从技术上来看是无可厚非的。但整个信息系统的引进引起了企业组织结构上的许多问题,包括工作流程应如何设计?企业内部如何协作?这些问题虽然多次讨论,但每次都在争吵中不了了之,最后也没有拿出大家都赞同的方案。而开发就在这样的状态下开始进行,并在1年后拿出了程序。但是,财务部门对新系统抵触情绪严重,人事部门则在开发几乎完成时接到了上级的命令,要求他们使用另一个上级推荐的人事管理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也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同。结果到1998年,该系统的建设工程中途下马了。


     这个企业以信息系统建设案例中,我们看到这样一些带有共性的问题:

    信息系统建设的组织结构问题。从我国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的情况来看,信息系统建设时没有建立起有力的组织结构,是一种普遍的现象。许多企业的领导都认为:领导能做的事就是给予经济上的支持,这种想法实际上是缺乏对信息系统建设困难性的估计。另外有一种理论认为,信息化建设需要坚持“一把手原则”,由一把手亲自主管。但是,一把手实际上不可能亲自主管信息系统建设的具体事宜,必须有一个实际的组织来运作。因此,企业应当成立一个信息化委员会,它主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同时为企业最高决策者提供信息化的方案。


    信息系统的成本效益评价问题。是否上ERP系统并非一个简单的决策。一个ERP系统的投资常常是几百万元到几千万元。面对这样大型的投资,企业决策者应如何考虑其成本和效益?某企业的领导听说一个著名的ERP软件带来了许多企业的成功,于是就决定在自己企业引进该系统。但该系统恰恰在他们企业失败。如果这位经理事先能够花百分之一的投资费用,请专家分析一下这个ERP系统的成本以及它可能给企业带来的效益,这些投资就不会付诸东流了。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是企业信息系统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建立一套对于大型信息系统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也是当前另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信息系统建设的运作问题。信息系统的建设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运作过程,牵涉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因此需要各方面协调合作。在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不光是开发商,企业的领导也将面对如何运作的问题。有些企业以为只要开发公司有信用、同时在技术上过硬就没有问题,然而事与愿违。企业往往耗费了大量财力物力,得到的却并非是自己所期望的系统。因此,在建立信息系统时应当重视企业内部的运作机制,防止有关部门运用信息系统建设为自身牟利,保证在工程中不出现作弊的现象,保证整个项目顺利进行。


    信息系统对于企业体制的影响问题。企业信息系统建设中经常会遇到企业员工的抵制。建立信息系统就是一场有计划的组织变革。新系统意味着以新方式工作。因此管理者必须懂得信息系统给组织所带来的各种影响。企业领导需要仔细地考虑,当引进信息系统并产生效益的同时,还可能给企业带来什么新的问题?信息系统是否能够给企业各级领导的工作带来影响?企业的工作流程是否需要变化?会不会引起新的人员下岗?等等。


    以上这些,只是在许多案例中总结出来的最普遍的问题,是我国企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历史的经验。历年来,我们对于企业信息化的非技术性问题研究不够重视,结果许多技术性的研究成果不能转化为企业信息化的实际应用。同时,由于缺乏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企业在进行信息化时往往不加分析地采用外国的技术。许多ERP系统从产品到实施全部是外国的方法。然而这些外国ERP的实施结果说明,它们在外企中实施的成功效率较高,但在中国企业中实施的成功效率远不如前者。


    几十年来我国的企业信息建设尽管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有许多企业走了不少弯路。为了避免重蹈覆辙,企业领导者应当在信息化的过程中充分意识到以上问题,做深入细致的调查,防患于未然。另外,聘请有关专家作为企业信息化顾问也是十分重要的。避免盲目地追求现代化、信息化,而代之以扎扎实实的工作,企业信息化建设就可以得到满意的成果。

分享到:
点击按钮自动加关注代码——新浪微博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相关文章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
推荐文章
订阅
  关于ITGov | 联系ITGov | 收藏本站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人员招聘 | 网站地图

京ICP备06004481号   Copyright 2002 - By ITGov.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啦免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