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ITGov-IT治理研究中心>> 研究>> 战略性新兴产业>>正文内容
政协委员争议:"产学研"是要市场还是要计划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22日点击数: 作者: 来源:中国青年报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0 )】
摘要:
“航天事业,从数量上规模上都不错,2010年,我们做了15次发射,20次上天,发发成功,但是我们的水平,我们的创新能力没有提高,我们没有做过别人没做过的事情,都是人家做过了,我们再去做,为什么会这样?”全国政协委员、神舟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的话引发委员们热议。

航天事业,从数量上规模上都不错,2010年,我们做了15次发射,20次上天,发发成功,但是我们的水平,我们的创新能力没有提高,我们没有做过别人没做过的事情,都是人家做过了,我们再去做,为什么会这样?”全国政协委员、神舟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的话引发委员们热议。

相比中国产学研的链条结构,戚发轫更加欣赏美国的模式。“美国支持研究出成果,然后把成果无偿给企业,企业再给国家缴纳税收,这是一个循环,循环中的每一个单位和人都各得其所。”

但是我们现在是无序的,如果国家有一个课题,学校、企业、科学院都去争,而且不是仅凭实力,还得看关系,”在他看来,这样的模式是畸形的,影响了产学研的结合,“因为各个单位都没有给自己定好位,学校是重在培养人,同时也出成果,科研机构就是搞研究的,企业出产品的。”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高技术研究与发展局局长田静表示赞同,但是对于现在科研机构的状态,他也觉得有些无奈。“以前科学院是全部国家拨款的,而现在是部分拨款,大部分是要靠科学院去竞争,如果竞争不来,你就很难生存。”在他看来这样的状态,科研机构有时候很难专心去做科研。

是不是国家应该有个规划,哪些科研部门就该国家养起来做科研的,哪些是可以市场化的?”戚发轫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李未表示了不同的看法。“现在不可能有哪个学校或科研机构会绝对的计划经济,不用去跟市场接触?也不会有绝对的市场经济,荒废了基础的科学研究。重要的是要在这两者之间找到适合自己特殊情况的模式。”在李未看来,除了军队是国家能够完全养的,其他单位都要在市场中寻求自己生存的途径,高校和科学院也不例外。

如何能够将产学研很好地结合?国家测绘局原局长陈邦柱委员认为,“企业首先应该是自主创新的主体,企业要有研发中心,在进行科研项目的研究时,可依托高校或者科研机构来进行,结果就是企业拿到研究成果并且应用,而高校或者科研机构则是实现产业化。”在他看来,这才是产学研的真正结合。

而全国政协委员、总装备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卢锡城则认为,有些单位该国家养的就得养,像985学校或一些科研机构等,而有些单位则是必须进行市场竞争的。“这样学校或者科研机构才能全力进行科研。”

在戚发轫看来,这也是循环的一部分,“合理分工,才能有序结合。&rdquo

分享到:
点击按钮自动加关注代码——新浪微博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相关文章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
推荐文章
订阅
  关于ITGov | 联系ITGov | 收藏本站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人员招聘 | 网站地图

京ICP备06004481号   Copyright 2002 - By ITGov.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啦免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