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象频生是中小企业信息化市场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个市场一直剪不断理还乱?中小企业市场乱象究竟谁之过? 乱象频生是中小企业信息化市场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个市场一直剪不断理还乱?中小企业市场乱象究竟谁之过?
5月13日,一场关于中小企业信息化市场标准的研讨会在北京翠宫饭店举办。与会专家分成两派对中小企业信息化市场乱象形成的原因展开激烈争论。其中一方认为中小企业市场乱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小企业自身对信息化的错误理解和对企业发展现状认识不清提不出具体的信息化需求所致。另一方则认为目前导致乱象的主要责任在于信息化服务商没有真正理解中小企业信息化需求,没有深入一线其了解掌握中小企业的真实需求,最求新奇特,为了自身的短期商业利益向其推荐大量所谓新奇特的软件产品,从而导致信息化基础资源脆弱的中小企业信息化雪上加霜,进一步扰乱了整个中小企业信息化市场视听。
乱象频生谁之过
对于双方的各执己见,中企动力数据与客户研究中心负责人刘丹卿女士指出,从中企动力2010年进行的中小企业网站建设与应用调查结果看,中小企业的网站普及率37%,没有做网店和建站的企业高达50%多,市场空间还很大。自主建站的,做店铺也有自己建站的有44%;在阿里巴巴注册网店的企业里,有50%的公司还有建设自己的网站,高于总体的平均值44%。越来越多的企业理解信息化网站这块,除了阿里巴巴这块,还需要在自己公司建站,方便进行推广。
中企动力的调查数据与发改委和工信部最新的调研结果不谋而合。发改委和工信部的调查显示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和普及,中小企业互联网的应用水平进展明显。如今,80%的中小企业具备了互联网接入能力,有20.5%企业有内部网应用,32.8%的企业有电子邮件系统,管理层39.3%使用电子邮箱。另外,作为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支柱,中小企业网站建设状况有所好转。去年12月底,全国中小企业网站建设比例达到43%,27.8%的中小企业建立了独立的企业网站。然而,互联网接入和企业网站建设远远不能代表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全部。国内所有企业中,46.8%的企业有报税应用,24.5%的企业具有会计电算化应用,办公应用16.4%,生产型企业8.9%的企业具有生产过程自动化应用,14%的企业具有建立企业门户网站应用。从信息化业务系统建设角度来看,中小企业信息化整体应用水平依然很低。
数字不能代表一切,但至少说明两点:一是中小企业信息化市场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二是中小企业信息化整体水平不高,亟需了解其需求且有经验有实力的信息化服务商来提供符合他们企业需求的信息化运营服务。数据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目前中小企业信息化市场为何纷乱不断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巨大的市场和变化多端的需求导致没有任何一家企业推出的软件产品可以满足所有中小企业的信息化需求,没有什么标准可以衡量这哪软件产品能给中小企业带来什么效果。标准缺失才是目前各方争议不断和市场乱象仍频的根本原因。
让理想照进现实
尽管标准的缺失不断刺痛着人们的神经,但也为人们指出了规范这个行业使其健康发展的前进方向。中企动力企业研究中心对中小企业进行的相关调查也显示,64.4%的中小企业希望政府出面规范第三方服务平台的服务;71.9%的企业希望规范软硬件服务商的服务标准;77%的企业希望制定针对中小企业信息化行业的技术规范、编码标准等等。
而中企动力副总经理路岩则认为行业统一标准的制定,需要行业领先者起到带头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讲,中企动力和阿里巴巴这些企业在行业标准制定上的责任是义不容辞的。
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陈宝国博士认为:国家、行业标准的制定可以规范中小企业信息服务企业的行为,也有利于中小企业客户的选择和鉴别,会促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全面的发展。国家、行业标准,最好能强制执行或通过市场机制引导执行,以改变现在信息化服务行业市场混乱的局面,才能使优秀企业和优势技术得到推广。在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标准的制定和执行中,要充分体现其适用于中小企业的标准轻量化、简单实用、产品模块化、平台化、能体现网络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应用趋势,能降低用户的使用门槛和更新、升级成本。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有中企动力,阿里巴巴这样的在这个领域的龙头企业在推进标准规范服务以及引领市场方面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
- 信息系统运维预算定额参考标准研究[04-09]
- 第2章 跨文化管理理论和实践[01-14]
- 16:什么是关键成功因素法(CSF)?[06-09]
- 24:eSCM-SP(服务提供商外包能力模型)有哪些…[06-10]
- 第4章 跨文化沟通[01-14]
- 治理评论第一期[01-20]
- 治理评论第二期[01-20]
- 治理评论第五期[01-20]
- 治理评论第三期[01-20]
- 治理评论第四期[01-20]
- 治理评论第六期[01-20]
- 太极凭什么中标12306? [09-26]
- 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书评[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