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ITGov-IT治理研究中心>> 研究>> IT治理>>正文内容
服务体验:真实的瞬间
发布时间:2004年11月01日点击数: 作者:赛迪网、中国计算机用户 来源:赛迪网、中国计算机用户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0 )】
摘要:
电话向服务台申告自己遇到了麻烦,打电话的人希望得到的是服务,而不是关于流程、制度、职责等等的解释,更不是向客户描述许多的技术细节。

  为了改善公司内部的IT服务流程,H公司技术部今年上半年尝试设立了“服务台”职能。“自打服务热线开通以来,电话铃声就没有断过”,主管运维服务的副主任洪先生略带夸张地说。

  3名呼叫服务人员,高峰的时候每天要接到近百个服务呼叫电话。如果再加上通过E-Mail发来的服务请求,有时候超过150个。

  让洪先生感到纳闷的却是:今年7月份公司进行内部服务满意度调查的时候,“大家对技术部服务热线的满意度最低!”


  “出力不讨好”


  “电话没少接,唾沫没少费,腿没少跑”,洪先生话里有点不解,“大家还是对我们的服务不满意。”

  有一次,柜台业务人员紧急报修桌面电脑,说是出票程序经常死机。“技术人员到营业所查了几次,发现不是出票程序本身的问题”,洪先生是自己亲自到现场的。两天前统计部门下发的一个柜台业务统计终端软件,作为桌面系统的一个小程序,嵌入到业务系统中来了。

  “我们只能把这个问题报告给相关处室,但后来听说业务员投诉到了主管经理那里”。洪先生说。

  对这种情况,洪多少感到有点冤枉。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费劲做了很多工作,不是自己的责任,扳子也会打到自己的屁股上,“真是出力不讨好”。


  服务发生在每个瞬间


  “服务台”很容易成为“干得越多,落下的埋怨也越多”的部门。管理学者汤姆.彼德斯曾经做过一项调查,调查对象包括从宝洁公司到美国白宫政府部门的各级组织。他试着打电话给13家公司,假装自己是有需求的客户,向该组织的“服务台”抱怨自己对某些事情的不满。调查结果令彼德斯大为惊讶:无论是服务品质极佳的Nordstorm公司,还是态度恶劣的某汽车公司,都存在很多的问题。

  “作为客户,我打电话询问的问题,一般都不是很大的问题,但很少能得到及时的答复”,彼德斯在一篇名为《赢得卓越》(1994年)的文章中写道。

  打电话向服务台申告自己遇到了麻烦,打电话的人希望得到的是服务,而不是关于流程、制度、职责等等的解释,更不是向客户描述许多的技术细节。彼德斯认为,就是这种“服务接触的‘真实的瞬间’”,最容易成为客户抱怨的焦点。


  只做“二传手”是不够的


  洪先生遇到的情况,在声称提供服务的部门、机构和各类组织中司空见惯、比比皆是。提出服务请求的人,最为直截了当的愿望,就是把倾诉对象当作自己的“贴心人”。他们面对的是“服务的提供者”,而不是“服务的解释者”或者“说明者”。

  “服务的提供者”的角色意味着对客户的“服务”,从“服务接触”的那一刻,比如接听电话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了。客户接受服务的感受,将伴随“服务接触”的始终。

  H公司的服务台人员,有意无意地将自己定位在服务链条上的一个“二传手”的角色。接待人员的使命,似乎是按照服务手册、服务指南的要求,按部就班、循规蹈矩地回答客户的种种询问—倘若他们无法回答某些问题,他们的反应是“按照规定,请你去找某某部门”,或者“这件事情不归我们管”。这样回答似乎很自然,回答时也许声音甜美、面带微笑,但这可能无济于事—客户抱怨马上就会出现。


  服务:体验的过程


  应当说,虽然H公司出于改善服务品质的愿望,目的是为了提高服务的效率,但H公司的服务台对“服务是什么”缺乏起码的认识。

  “无形的服务与有形的产品最大的区别,就是服务的‘生产’和‘消费’同时产生,因而服务是无法贮藏的”,这是很多MBA服务管理教程中经典的一句话。服务人员的态度好、干劲足、热情高,他们希望为客户解决问题—但是,正是由于服务人员可能对客户服务“真实的瞬间”缺乏了解,导致他们对客户抱怨感到莫名其妙,甚至有点“冤屈”。

  从H公司建立的“服务台”来说,作为技术部门的洪先生和他的同伴,主观上有为内部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心愿,但却忽视了客户对服务体验的要求。这种要求,直接体现在“解决问题的渴望”上面。

  客户服务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服务人员是否意识到,客户事实上一直参与着服务的全过程,他们焦灼地期待着服务人员能“引导和带领”他们脱离困境,解决问题。他们最不希望听到的,就是“这个事情按规定不归我管”。

  后台的网络设施、服务器、软件,再加上规章制度和作业流程,目的都是为了满足内部客户在自己的业务处理中,顺利完成工作。服务组织设计专家James Hekett在1987年发表于《哈佛商业评论》上的一篇文章中写道,“我们必须牢记服务的一个重要特征—服务不能贮存。在服务业中,一个重要的参数就是‘我们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服务能力’。”

  服务能力是通过与客户不断的接触,从而解决客户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由无数个“真实的瞬间”构成。每个瞬间都体现了对客户的关怀和体贴。这种“关怀和体贴”,就是客户服务的体验过程。
分享到:
点击按钮自动加关注代码——新浪微博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订阅
  关于ITGov | 联系ITGov | 收藏本站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人员招聘 | 网站地图

京ICP备06004481号   Copyright 2002 - By ITGov.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啦免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