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是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是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和市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支撑。世界先进国家和城市均在积极探索建设智慧城市,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一、文件编制背景
智慧城市是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是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和市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支撑。世界先进国家和城市均在积极探索建设智慧城市,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我国政府十分关注智慧城市建设,国家科技部推动成立了中国智慧城市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织研究提出了中国智慧城市技术框架,国家有关部门正酝酿出台智慧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北京、上海等城市已出台智慧城市的政策文件。省政府2010年底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物联网建设智慧广东的实施意见》。2010年6月以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相继对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做了重要批示。今年年初,市委市政府准确把握广州未来发展定位,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谋划广州可持续发展道路,作出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和实施“12338”战略的决策部署,明确将智慧城市作为三大城市发展理念之一,在国内创造性地提出了智慧广州“树型”框架体系,并将智慧广州“五个一”示范工程建设作为今年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重点推进。
由市委十届三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广州市委 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智慧广州的实施意见》,是新型城市化发展“1+15”政策文件体系的一个配套文件,现已正式印发实施。作为新型城市化三大发展理念之一和15个配套文件之一,智慧广州是市委市政府因应世界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和新型城市发展趋势而做出的重大决策,符合我市信息化与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融合发展的客观规律。首先,我市是国家中心城市,信息化综合指数94.6%,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具备向信息社会转型的基础和条件。其次,我市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1.5%),经济发展将从依靠要素投入为主向创新驱动转变,基于数据和知识的信息经济将成为城市的主导产业。最后,广州市已进入城市化成熟阶段(城市化率超过70%),迫切需要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城市运行效率,创新社会管理服务,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绿色、智能、可持续发展。
二、文件的编制出发点
《中共广州市委 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智慧广州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是一份融纲领性、操作性于一体的重要文件,凝聚了城市决策者、专家、市民和全体参与者的智慧。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创新驱动、兼顾效率和公平。主要围绕以下三个目的来编制:
一是树立新的城市发展理念。从全球来看,智慧城市是一个崭新的城市发展理念,是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宽带信息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背景下,城市发展由重物质向重人本,由重规模向重质量,由重速度向重效率转变,所形成的新的发展理念。建设智慧城市是广州抢占世界城市发展制高点,迈向世界城市的关键。
二是推动城市治理模式转型。过去30多年快速城市化,粗放型、经验型的城市治理方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开展智慧城市建设,是我市应对城市发展瓶颈问题的重要手段。通过构建枢纽型国际信息港,推进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强化国家中心城市的服务功能。通过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打造网络商都、推动传统优势产业智能化和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推动我市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通过建设高效便民的电子政府、推进城市管理智能化、发展智慧民生服务、营造智能生活环境,提升社会建设和管理水平,推动体制改革和创新。
三是推动制度和机制创新。智慧城市建设不仅仅要推动技术创新、应用创新,更为重要的是制度创新、机制创新,建立起适应智慧城市运行的制度和机制,保障智慧城市的有效运作。
三、文件编制政策依据
文件起草过程中始终坚持与现有政策文件相衔接,并充分吸收和参考外地先进经验。文件依据包括:
(一)国家和省的文件:《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关于加快发展物联网建设智慧广东的实施意见》。
(二)广州市现有政策文件:《广州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广州市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广州市“十二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三)外地城市已出台的政策文件:北京市的《智慧北京行动纲要》;上海市的《上海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2011-2013年行动计划》;宁波市的《中共宁波市委宁波市政府关于建设智慧城市的决定》和《宁波市加快创建智慧城市行动纲要(2011-2015)》。
四、文件主要内容
《实施意见》包括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共三大部分:
第一大部分为发展目标,提出了至2015年的总体目标,即信息化应用更加广泛深入,建成新一代信息通信网络国际枢纽、城市运行感知网络和智能应用服务系统,突破一批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一批智慧型产业,构建以智慧新设施为“树根”、智慧新技术为“树干”、智慧新产业为“树枝”、智慧新应用新生活为“树叶”的智慧城市“树型”框架,智慧城市运行体系初步形成,实现信息网络广泛覆盖、智能技术高度集中、智能经济高端发展、智能服务高效便民,成为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先行示范市。
目标体系包括:一是建成一批战略性信息基础设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80%以上,企业平均接入带宽达到100兆位每秒,家庭平均接入带宽达到30兆位每秒,无线局域网接入点超过30万个。二是建成一批智能化管理和服务系统。80%以上的成年居民和企业拥有个性化政府服务网页,90%以上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实现网上办理,市民和企业足不出户可办理大部分的政府审批和服务事项。城市运行管理实现精细化和智能化,协同能力明显提高。三是发展一批智慧型产业。以高端电子和智能产品占主导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年营业收入达到3000亿元,比2011年增长48%;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年营业收入达到3000亿元,比2011年增长71%;上市企业达到10家。四是突破一批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物联网、云计算、新一代通信网络、高端软件、智能终端、智能处理等领域的核心技术攻关取得重大突破,相关发明专利申请和技术标准超过2000项。五是提升市民信息技术应用水平。90%以上的市民能通过网络享受工作、生活、学习等服务,全民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得到提升。六是健全智慧城市发展保障体系。
第二大部分为主要任务。根据市委十届党代会智慧城市“树型”框架体系,围绕目标定位,从城市设施、政府管理、市民服务、产业发展、技术研发等五方面,提出了“五个新”共43项工作任务:
一是建设智慧广州新设施,强化综合门户城市功能。提出了构建枢纽型国际信息港、推进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的任务和要求,重点推进光纤到户、无线城市、宽带移动通信网、城市感知网、国际云计算中心和大数据信息资源库建设,构建无所不在的世界级宽带信息网络,夯实智慧城市基础。同时,通过交通、空港、海港、水、电、气等城市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改造,实现绿色、低碳和网络化,增强城市的集聚辐射和综合服务功能。
二是推进智慧广州新应用,推动公共管理和服务创新。提出了建设高效便民的电子政府、推进城市管理智能化的任务和要求,针对城市管理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规划了8项跨部门、跨地区的重大项目,包括推进政府服务网上办理和智能化决策,建设智能化管控中心和智能化视频监控体系,实施公共安全智能化、城市管理智能化、城市规划和地下管网智能化、应急管理智能化等工程,强化城市管理的协同联动能力,提升公共管理和服务水平。
三是发展智慧广州新产业,促进经济发展转型。提出了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打造网络商都、推动传统优势产业智能化、建设智慧型产业集聚区的任务和要求,通过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实施企业做大做强行动计划,培育名牌智能产品,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实施智慧物流、智慧金融等工程,培育高成长、带动性强的新兴产业。同时,通过发展智能装备,推进全流程智能化和节能环保智能化,推动传统产业现代化。
四是发展智慧广州新技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出了组织研发核心芯片技术和新一代网络核心技术、推动传感器等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任务和要求,突出强调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软件等领域突破核心技术。
五是创造智慧广州新生活,促进幸福广州建设。提出了发展智慧民生服务、营造智能生活环境、建设智慧广州示范区的任务和要求,重点发展智慧人文教育,实施智慧医疗、智慧社保、智慧人才等工程,使民众享受智慧城市成果,提高教育、医疗、社保等服务水平,实现信息惠民。
第三大部分为保障措施。提出了加强统筹规划、建立推进机制、理顺管理体制、制定标准规范、加强技术攻关应用、加强培训宣传等六大保障措施。重点就电子证照法定化、信息基础设施统筹规划、首席信息官制度等提出了新的做法。
五、文件主要特点
《实施意见》在分析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机遇和我市发展战略需求基础上,围绕占领新型城市化发展制高点、破解制约广州城市发展的瓶颈问题,瞄准世界先进城市,前瞻布局,在“树型”框架下创新性提出了建设智慧广州新设施、推进智慧广州新应用、发展智慧广州新产业、发展智慧广州新技术、创造智慧广州新生活“五个新”的工作任务,主要特点如下:
(一)以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先行示范市为目标定位。人口超过千万的特大型城市中如何全面开展智慧城市建设,在世界各国先进城市和国内城市中均没有现成经验借鉴,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广州的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3万亿元,第三产业比重达到61.5%,具备迈入信息社会的经济基础;信息化发展综合指数达到0.946,相当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相对国内其他城市而言,广州具有开展智慧城市建设的良好基础。尤其重要的是,市委市政府将智慧城市作为新型城市化三大发展理念之一,市领导对智慧城市建设高度重视,广州完全有能力探索出一条特大型城市建设智慧城市的新道路,成为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先行示范市。
(二)通过“五个新”建设智慧城市“树型”框架和运行体系。根据市委十届党代会提出的构建以智慧新设施为“树根”、智慧新技术为“树干”、智慧新产业为“树枝”、智慧新应用新生活为“树叶”的智慧城市“树型”框架要求,通过认真学习吸收国内外先进国家和城市的先进理念,结合广州市实际情况,提出了建设智慧广州新设施、推进智慧广州新应用、发展智慧广州新产业、发展智慧广州新技术、创造智慧广州新生活“五个新”的工作任务。“五个新”构成了智慧城市的完整体系,相互之间又密不可分。首先,新设施是智慧城市的基础,为新应用(面向政府)、新产业(面向企业)、新生活(面向市民)提供无所不在的网络;其次,新技术是智慧城市的支撑,为新应用、新产业、新生活提供发展动力;新应用、新产业、新生活是智慧城市建设的目标。
(三)将信息基础设施放在优先建设地位。信息基础设施是智慧广州的基石,其建设与管理水平直接决定智慧城市的发展前景。一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加快建设国家级超级计算中心、电子政务云中心和城市海量信息资源库,构建市民和企业信用体系。二是政府推动、企业主导,加快4G通信网络、光纤到户、无线城市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根据电信、移动、联通等与市政府签定的合作协议,五年内三大运营商将在信息基础设施方面投入400亿元,助力智慧广州建设。
(四)着力发展创新驱动的智慧型经济。一是提高“能力”,在市科技经费中设立智慧广州重大专项,组织下一代互联网、新一代移动通信、高端芯片、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处理、平板显示等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二是发展“增量”,通过重大应用带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跨越式发展,到2015年,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达到3000亿元以上、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达到3000亿元,发展网络经济,建设亚太地区重要的电子商务中心等;三是提升“存量”,深入推进信息化在传统产业的应用,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五)以网络化、信息化和智能化促进城市管理精细化。运用新技术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推进智慧新设施,通过对交通、港口、电网、水网、气网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推进智慧新应用,通过打造高效便民的电子政府,在社会治安、安全生产、食品药品监管等领域实施公共安全智能化工程等,以智能化的管理改变“粗放式”城市管理方式,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提高城市运行效率,有力缓解广州的“城市病”。
(六)突出人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新生活是新技术在民生服务和生活环境领域的应用创新,是智慧城市建设的落脚点。将市民智慧新生活作为《实施意见》主要任务的一个独立部分,是广州区别于国内其他城市政策文件的地方,目的是以市民为中心,通过无处不在的信息基础设施、便捷高效的信息化应用和智慧的人文教育等,提升市民信息化素质和知识获取能力,支持引导创新创业,共建幸福家园。同时,通过智慧医疗、智慧社保、智慧社区等,让市民切实感受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便利,促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均等化。同时,智慧城市建设离不开政府、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共同参与,其核心是智慧的人。《实施意见》提出实施智慧人才工程,为人才培养、就业、流动、评价和成长提供全过程服务,打造华南智慧城市人才集聚区。
(七)创新体制机制。针对移动通信基站选址难问题,将移动通信基站建设纳入城市规划;针对目前信息化主管部门统筹协调职能不足、政府信息化顶层规划设计协同难度大的现状,将探索建立双重管理或集中派驻的政府首席信息官的运作机制;针对信息化应用未能充分利用本地的自主创新成果和技术,应用与产业联动不足问题,将采取试点首购和产业链联动应用,推动核心技术产业化和应用试点示范。
- 信息系统运维预算定额参考标准研究[04-09]
- 第2章 跨文化管理理论和实践[01-14]
- 16:什么是关键成功因素法(CSF)?[06-09]
- 24:eSCM-SP(服务提供商外包能力模型)有哪些…[06-10]
- 第4章 跨文化沟通[01-14]
- 治理评论第一期[01-20]
- 治理评论第二期[01-20]
- 治理评论第五期[01-20]
- 治理评论第三期[01-20]
- 治理评论第六期[01-20]
- 治理评论第四期[01-20]
- 太极凭什么中标12306? [09-26]
- 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书评[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