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组织的变革力量
发布时间:2005年02月03日点击数:
作者:黄继新 来源:本站原创
摘要:
安德鲁·墨卡菲不研究路由器,不研究数据库,但是他比其他任何学者都更像思科或者IBM公司的销售副总裁,尽管身材不高、戴着眼镜的墨卡菲身上没有商人气。墨卡菲一直在试图告诉企业管理者,部署一套昂贵的IT系统对一家公司来说虽然很难,但是很重要。
但是现在这位在哈佛商学院讲授IT及管理学的墨卡菲教授所坚持的观点的处境并不妙。自从2000年新经济泡沫破灭后,IT业一直没有走出低谷,IT并不重要的论调仍然笼罩在企业界上空。而墨卡菲的观点恰恰是“IT很重要”。
2003年5月《哈佛商业评论》上,哈佛商学院另一名教授尼古拉斯·卡尔发表了题为“IT并不重要”的文章。文章甫一发表,便激起了企业界和IT界的一场大辩论。当然,企业界大都对卡尔的观点深表赞同——他们是1990年代末期技术过度投资的盲目跟随者和今天的受害人。而IT公司们则没有选择地成为了反对派。
墨卡菲从一开始就在研究IT怎样改变公司运行、竞争和管理的方法,他认为IT不仅仅是提高生产率的工具。他相信,IT更重要的意义是,它提供了一种手段,一个令组织实现自我设计和自我变革的途径。
从这个层面上来看,“IT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了这个时代的其他变革力量。”戴尔公司就完美地体现了这层意义,迈克尔·戴尔这个37岁的大富翁普遍地被视作一个投机者,而非一个技术领先者。他取胜的法宝不是研究产品,而是研究生产流程。什么时候别人把产品弄成熟了,他的公司就什么时候切入,然后以最低的价格掀翻所有创新者。但这一切背后,是因为戴尔勇敢并且成功地推行了一套供应链管理系统,公司的库存周转比竞争对手快几倍。戴尔公司的IT对手们都愤叹上天怎么创造了这么一个噬人怪兽,尽管这个怪兽事实上正是IT公司们自己创造的。但管理学家们却像到达了南太平洋群岛的达尔文一样,被这个怪兽拥有的新物种魅力所吸引。
墨卡菲据此相信,IT令商业模式脱离了正确错误的两元世界,重要的是组织本身,不管你需要什么样的组织形态和架构,IT都可以帮助你实现。IT真正的魅力,是让管理者可以把精力从利润和生产率中收回来,而更多地去思考自己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公司或组织。他说:“你可以通过IT将公司推上完全不同的方向。你可以将权力更集中,也可以使之更分散;你可以推进标准化,也可以实现多样性;你可以授予员工更多主动性,也可以让他们远离决策。”
当然,这样的思路会导致更纷繁复杂的公司形态的出现,没有一种商业模式是最正确的,统一的解决方案已不复存在。是的,这会给管理学家和咨询公司们带来更大压力,因为他们将没有范本可循。但同时,管理学家们也可能得到更多尊重,因为自学成才对公司管理者们来说将越来越难,经验成为最重要的资本。管理学家们将像十七世纪随远洋舰队出行的博物学家一样,因为自己的丰富阅历而大受欢迎。
IT重要,因为它让我们重新回到管理学、回到组织学的讨论上。和技术相比,这是让人们更感亲切的话题。墨卡菲提醒我们,拥有太多IT知识是非常危险的, “你只是知道IT、懂IT,去外面买很多你认为很优秀的技术回来,却不考虑首先自己的公司是否有此需要。但是,公司怎样参与竞争,怎样做才能获得这种竞争优势,这些知识是最重要的。”
访谈
IT:用技术包装的组织变革力量
问:您认为过去几年IT怎样改变了公司的管理?
答:有人说:“我们倾向于高估新技术在短期带来的冲击,却低估其长期作用。”我认为互联网时代的IT发展正好印证了这句话。
我们只看到它的大起大落,但事实是,新技术跟商业活动、管理、竞争的融合却在稳步进行,而这个步伐也在日益加快。假以时日,新技术才会体现出其深远影响。我们倾向于只看到短期内的极盛极衰,却忽视了新技术在长期内带来的更深层次变化。这些变化难以察觉、缓慢推进,但却是深层次的、重要的。
问:你的同事尼古拉斯·卡尔说“IT不再重要”,你怎么看?
答:尼古拉斯·卡尔并没有说“IT对公司业绩不重要”。他说的是,“IT对公司的竞争不重要”。举例而言,我的公司购入了信息技术,你的公司也采用了新的信息技术,我们都提高了业绩,但是我们之间的竞争并没有改变,所以他说“IT对公司的竞争不重要”。这一点,我认为在很多情况下,犯了一个危险的错误。
卡尔的基本假设令我无法苟同,即新信息技术是很容易获取的。举例而言,你购入了一项信息技术,我认为这只是初级原料,你得把它变成最终产品。最终产品的意思是你需要把技术配置好、启动、并有效地加以利用,也就是说,新技术购入后需要实施,需要做出改动以适应不同企业的具体情况。
卡尔认为的是,技术从初级原料转变为最终产品的这个过程是容易的,你买来一个技术后很容易就能用上。而我反复所见的,却是公司无法做到这一点。
问:那这是否应该怪罪技术?它就不应该那么难实施?
答:是的。但是我给这个例子,是想说明,我们不应该怪罪技术,怪罪咨询师,或者怪罪CIO。技术从初级原料转变为最终产品失败了,是管理的问题,是组织的问题,不是技术的问题。
企业资源管理(ERP)、供应链管理(SCM)和客户关系管理(CRM)等系统在企业内的部署都是很难的,它们难,是因为它们要让企业发生变革,人员工作、业务流程、测量和监测方法,都会发生变革,这些都是很困难的工作。
因此,我不把这些技术视作信息系统,而是用技术包装的组织变革力量。而组织的变革是最难实现的。很多公司在将技术初级原料转变为最终产品的过程中失败了,但是一旦成功,它们就会借此获得强大的竞争优势,从而比没有成功采用新技术的竞争对手能更好地调整自己、赢得更多市场份额、赚取更高利润。这就是我对于 “IT不重要”观点的最大不同。
公司和管理者怎样
通过IT来重新定义自己
问:除了IT是否重要外,你认为IT与管理的关系上最重要的议题是什么?
答:我感兴趣的另一个话题是,公司和管理者怎样通过IT来重新定义自己。
我认为,IT有很重要的两大利处,一类很容易理解,另一类则要微妙得多。
其一,就是IT提高了生产率。它加快了速度,提高了质量,加大了工作强度。
而另一方面,真正让我发生兴趣的,是IT能够让管理者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设计公司。
举例而言,我们想集权还是分权?我们想让个体有更多自由还是更少自由?我们想让全球每一个员工都言行统一,还是允许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人可以有自己的作风?
最让我着迷的是,不管你对这些问题的答案如何,你都可以用IT来建造你理想的公司。或者,你可以通过IT将公司推上完全不同的方向。你可以将权力更集中,也可以使之更分散;你可以推进标准化,也可以实现多样性;你可以授予员工更多主动性,也可以让他们远离决策。因此,在进行组织设计的时候,已经没有了对错之分。问题变成了,这样的设计是否符合你的公司、你的行业,和你所处的竞争环境。
现在人们常常在争论,到底IT是应该促进集权还是分权,是应该鼓励这个还是那个,我认为这种争论都是无谓的。真正重要的是,我作为公司的管理者和领导,能够运用技术来建立一个我想要的公司。
IT是管理者必须
花时间考虑的事情
问:那么企业应如何采购IT系统呢?
答:在怎样购买技术方面有两种理念。其一是“从外至内”(outside-in),即走出去看外面都有什么技术,你被各种各样新奇的技术吸引,然后统统买到公司里来。反过来,另外一种理念则叫“由内向外”(inside-out),即首先看公司内部需要什么技术,然后再出去采购符合你需要的技术。我见过了太多公司把大量时间花在“从外至内”上,却很少“由内向外”地思考。
问:这听起来就像是女人和男人购物方式的区别。
答:(大笑)我头一回听到这种比喻。
问:按照你的说法,管理学将变成一门无法归类、无法总结的学问,因为没有了一定成功的模式,一切都充满了未知。
答:你说得很对。我给你举个例子。我研究过一家叫做Zara的西班牙时装公司,它利润极高,在全球已经开了1500家店,它发展的速度比很多同行都要快,五年前其规模不过是现在的一半。
Zara的做法和服装业的其它任何一家公司都不同。如果你看看美国和欧洲的这些大时装品牌,如Valentine、GAP、H&M,他们的做法就像零售企业一样,以最低的价格从亚洲等地的外包商那里统一采购,然后由总部来决定什么样的时装送到什么市场上去。这是一种非常集中的做法,门店没有多少决定权,只能收货、上架,门店经理只有招人、开人的权限。
但是Zara完全不同,他们将IT系统部署到每个门店去,每个店自己有自己的货单,法国店的货单就和意大利店不一样。这是一种非常个性化的做法。而门店经理则负责查看店中的货品销售情况,然后根据下一周的需求向总部订货。总部通过互联网把这些信息汇总,发给西班牙的工厂,以最快的速度生产和发货。
问:这颇似戴尔的模式。
答:是的。但与戴尔不同的是,门店经理自己决定应该进什么货,而在GAP、H&M等其他大时装品牌那里,门店经理是没有决定权的。
问:但是和总部相比,门店经理可能会比较短视。
答:可能会,但是他们更了解本地市场。而Zara对门店经理的考核,则是看该店的销售有没有上升,如果出现货品积压,就由门店经理为这些库存买单。
Zara的经验表明了,商业已不再有统一的正确模式。
问:但这个例子似乎表明了Zara的方法比其他人更正确。
答:今天,Zara做得比其他时装品牌好。就现在来看,Zara有一种很好的方法。也许GAP等品牌会对这种模式做出反应。但我想说的是,Zara使用IT对其组织形态、业务流程进行了设计,且效果卓著。
问:因此商业世界会变得更加纷繁复杂,一切都会变得无法预知,没人知道究竟什么商业模式会成功。
答:这就是竞争的结果。戴尔、亚马逊网站、Zara,就向我们展示了新的竞争方法。
这就像两个世界的对话。如果业务部门光考虑业务,技术部门只想着技术,双方的对话能少则少,这将没有任何作用。我研究的很多公司,在业务和技术部门之间就有很好的对话。以西班牙的Zara为例,我去跟他们谈话时,所有的技术人员完全是业务部门的口气,所有的业务人员就像技术部门那样言谈。我要费很大的劲,才能找到一个会对我说“这事太技术了,你去问问技术部门”的人,或者“这事太偏业务了,你去问问业务部门”的人。点击按钮自动加关注代码——新浪微博
但是现在这位在哈佛商学院讲授IT及管理学的墨卡菲教授所坚持的观点的处境并不妙。自从2000年新经济泡沫破灭后,IT业一直没有走出低谷,IT并不重要的论调仍然笼罩在企业界上空。而墨卡菲的观点恰恰是“IT很重要”。
2003年5月《哈佛商业评论》上,哈佛商学院另一名教授尼古拉斯·卡尔发表了题为“IT并不重要”的文章。文章甫一发表,便激起了企业界和IT界的一场大辩论。当然,企业界大都对卡尔的观点深表赞同——他们是1990年代末期技术过度投资的盲目跟随者和今天的受害人。而IT公司们则没有选择地成为了反对派。
墨卡菲从一开始就在研究IT怎样改变公司运行、竞争和管理的方法,他认为IT不仅仅是提高生产率的工具。他相信,IT更重要的意义是,它提供了一种手段,一个令组织实现自我设计和自我变革的途径。
从这个层面上来看,“IT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了这个时代的其他变革力量。”戴尔公司就完美地体现了这层意义,迈克尔·戴尔这个37岁的大富翁普遍地被视作一个投机者,而非一个技术领先者。他取胜的法宝不是研究产品,而是研究生产流程。什么时候别人把产品弄成熟了,他的公司就什么时候切入,然后以最低的价格掀翻所有创新者。但这一切背后,是因为戴尔勇敢并且成功地推行了一套供应链管理系统,公司的库存周转比竞争对手快几倍。戴尔公司的IT对手们都愤叹上天怎么创造了这么一个噬人怪兽,尽管这个怪兽事实上正是IT公司们自己创造的。但管理学家们却像到达了南太平洋群岛的达尔文一样,被这个怪兽拥有的新物种魅力所吸引。
墨卡菲据此相信,IT令商业模式脱离了正确错误的两元世界,重要的是组织本身,不管你需要什么样的组织形态和架构,IT都可以帮助你实现。IT真正的魅力,是让管理者可以把精力从利润和生产率中收回来,而更多地去思考自己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公司或组织。他说:“你可以通过IT将公司推上完全不同的方向。你可以将权力更集中,也可以使之更分散;你可以推进标准化,也可以实现多样性;你可以授予员工更多主动性,也可以让他们远离决策。”
当然,这样的思路会导致更纷繁复杂的公司形态的出现,没有一种商业模式是最正确的,统一的解决方案已不复存在。是的,这会给管理学家和咨询公司们带来更大压力,因为他们将没有范本可循。但同时,管理学家们也可能得到更多尊重,因为自学成才对公司管理者们来说将越来越难,经验成为最重要的资本。管理学家们将像十七世纪随远洋舰队出行的博物学家一样,因为自己的丰富阅历而大受欢迎。
IT重要,因为它让我们重新回到管理学、回到组织学的讨论上。和技术相比,这是让人们更感亲切的话题。墨卡菲提醒我们,拥有太多IT知识是非常危险的, “你只是知道IT、懂IT,去外面买很多你认为很优秀的技术回来,却不考虑首先自己的公司是否有此需要。但是,公司怎样参与竞争,怎样做才能获得这种竞争优势,这些知识是最重要的。”
访谈
IT:用技术包装的组织变革力量
问:您认为过去几年IT怎样改变了公司的管理?
答:有人说:“我们倾向于高估新技术在短期带来的冲击,却低估其长期作用。”我认为互联网时代的IT发展正好印证了这句话。
我们只看到它的大起大落,但事实是,新技术跟商业活动、管理、竞争的融合却在稳步进行,而这个步伐也在日益加快。假以时日,新技术才会体现出其深远影响。我们倾向于只看到短期内的极盛极衰,却忽视了新技术在长期内带来的更深层次变化。这些变化难以察觉、缓慢推进,但却是深层次的、重要的。
问:你的同事尼古拉斯·卡尔说“IT不再重要”,你怎么看?
答:尼古拉斯·卡尔并没有说“IT对公司业绩不重要”。他说的是,“IT对公司的竞争不重要”。举例而言,我的公司购入了信息技术,你的公司也采用了新的信息技术,我们都提高了业绩,但是我们之间的竞争并没有改变,所以他说“IT对公司的竞争不重要”。这一点,我认为在很多情况下,犯了一个危险的错误。
卡尔的基本假设令我无法苟同,即新信息技术是很容易获取的。举例而言,你购入了一项信息技术,我认为这只是初级原料,你得把它变成最终产品。最终产品的意思是你需要把技术配置好、启动、并有效地加以利用,也就是说,新技术购入后需要实施,需要做出改动以适应不同企业的具体情况。
卡尔认为的是,技术从初级原料转变为最终产品的这个过程是容易的,你买来一个技术后很容易就能用上。而我反复所见的,却是公司无法做到这一点。
问:那这是否应该怪罪技术?它就不应该那么难实施?
答:是的。但是我给这个例子,是想说明,我们不应该怪罪技术,怪罪咨询师,或者怪罪CIO。技术从初级原料转变为最终产品失败了,是管理的问题,是组织的问题,不是技术的问题。
企业资源管理(ERP)、供应链管理(SCM)和客户关系管理(CRM)等系统在企业内的部署都是很难的,它们难,是因为它们要让企业发生变革,人员工作、业务流程、测量和监测方法,都会发生变革,这些都是很困难的工作。
因此,我不把这些技术视作信息系统,而是用技术包装的组织变革力量。而组织的变革是最难实现的。很多公司在将技术初级原料转变为最终产品的过程中失败了,但是一旦成功,它们就会借此获得强大的竞争优势,从而比没有成功采用新技术的竞争对手能更好地调整自己、赢得更多市场份额、赚取更高利润。这就是我对于 “IT不重要”观点的最大不同。
公司和管理者怎样
通过IT来重新定义自己
问:除了IT是否重要外,你认为IT与管理的关系上最重要的议题是什么?
答:我感兴趣的另一个话题是,公司和管理者怎样通过IT来重新定义自己。
我认为,IT有很重要的两大利处,一类很容易理解,另一类则要微妙得多。
其一,就是IT提高了生产率。它加快了速度,提高了质量,加大了工作强度。
而另一方面,真正让我发生兴趣的,是IT能够让管理者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设计公司。
举例而言,我们想集权还是分权?我们想让个体有更多自由还是更少自由?我们想让全球每一个员工都言行统一,还是允许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人可以有自己的作风?
最让我着迷的是,不管你对这些问题的答案如何,你都可以用IT来建造你理想的公司。或者,你可以通过IT将公司推上完全不同的方向。你可以将权力更集中,也可以使之更分散;你可以推进标准化,也可以实现多样性;你可以授予员工更多主动性,也可以让他们远离决策。因此,在进行组织设计的时候,已经没有了对错之分。问题变成了,这样的设计是否符合你的公司、你的行业,和你所处的竞争环境。
现在人们常常在争论,到底IT是应该促进集权还是分权,是应该鼓励这个还是那个,我认为这种争论都是无谓的。真正重要的是,我作为公司的管理者和领导,能够运用技术来建立一个我想要的公司。
IT是管理者必须
花时间考虑的事情
问:那么企业应如何采购IT系统呢?
答:在怎样购买技术方面有两种理念。其一是“从外至内”(outside-in),即走出去看外面都有什么技术,你被各种各样新奇的技术吸引,然后统统买到公司里来。反过来,另外一种理念则叫“由内向外”(inside-out),即首先看公司内部需要什么技术,然后再出去采购符合你需要的技术。我见过了太多公司把大量时间花在“从外至内”上,却很少“由内向外”地思考。
问:这听起来就像是女人和男人购物方式的区别。
答:(大笑)我头一回听到这种比喻。
问:按照你的说法,管理学将变成一门无法归类、无法总结的学问,因为没有了一定成功的模式,一切都充满了未知。
答:你说得很对。我给你举个例子。我研究过一家叫做Zara的西班牙时装公司,它利润极高,在全球已经开了1500家店,它发展的速度比很多同行都要快,五年前其规模不过是现在的一半。
Zara的做法和服装业的其它任何一家公司都不同。如果你看看美国和欧洲的这些大时装品牌,如Valentine、GAP、H&M,他们的做法就像零售企业一样,以最低的价格从亚洲等地的外包商那里统一采购,然后由总部来决定什么样的时装送到什么市场上去。这是一种非常集中的做法,门店没有多少决定权,只能收货、上架,门店经理只有招人、开人的权限。
但是Zara完全不同,他们将IT系统部署到每个门店去,每个店自己有自己的货单,法国店的货单就和意大利店不一样。这是一种非常个性化的做法。而门店经理则负责查看店中的货品销售情况,然后根据下一周的需求向总部订货。总部通过互联网把这些信息汇总,发给西班牙的工厂,以最快的速度生产和发货。
问:这颇似戴尔的模式。
答:是的。但与戴尔不同的是,门店经理自己决定应该进什么货,而在GAP、H&M等其他大时装品牌那里,门店经理是没有决定权的。
问:但是和总部相比,门店经理可能会比较短视。
答:可能会,但是他们更了解本地市场。而Zara对门店经理的考核,则是看该店的销售有没有上升,如果出现货品积压,就由门店经理为这些库存买单。
Zara的经验表明了,商业已不再有统一的正确模式。
问:但这个例子似乎表明了Zara的方法比其他人更正确。
答:今天,Zara做得比其他时装品牌好。就现在来看,Zara有一种很好的方法。也许GAP等品牌会对这种模式做出反应。但我想说的是,Zara使用IT对其组织形态、业务流程进行了设计,且效果卓著。
问:因此商业世界会变得更加纷繁复杂,一切都会变得无法预知,没人知道究竟什么商业模式会成功。
答:这就是竞争的结果。戴尔、亚马逊网站、Zara,就向我们展示了新的竞争方法。
这就像两个世界的对话。如果业务部门光考虑业务,技术部门只想着技术,双方的对话能少则少,这将没有任何作用。我研究的很多公司,在业务和技术部门之间就有很好的对话。以西班牙的Zara为例,我去跟他们谈话时,所有的技术人员完全是业务部门的口气,所有的业务人员就像技术部门那样言谈。我要费很大的劲,才能找到一个会对我说“这事太技术了,你去问问技术部门”的人,或者“这事太偏业务了,你去问问业务部门”的人。
上一篇:开展IT治理
下一篇:IT治理
相关文章
-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
推荐文章
- 信息系统运维预算定额参考标准研究[04-09]
- 第2章 跨文化管理理论和实践[01-14]
- 16:什么是关键成功因素法(CSF)?[06-09]
- 24:eSCM-SP(服务提供商外包能力模型)有哪些…[06-10]
- 第4章 跨文化沟通[01-14]
推荐专题
订阅
治理评论
- 治理评论第一期[01-20]
- 治理评论第二期[01-20]
- 治理评论第五期[01-20]
- 治理评论第三期[01-20]
- 治理评论第四期[01-20]
- 治理评论第六期[01-20]
- 太极凭什么中标12306? [09-26]
- 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书评[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