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电子政务的顶层设计”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电子政务高峰论坛于2010年6月27日在北京大学举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发表了“电子政务的顶层设计”主题演讲,本文稿根据现场录音整理而成。
以“电子政务的顶层设计”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电子政务高峰论坛于2010年6月27日在北京大学举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发表了“电子政务的顶层设计”主题演讲,本文稿根据现场录音整理而成。
各位老师,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代表工业和信息化部对第四届电子政务高峰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借这个机会就这次论坛的主题--“电子政务顶层设计”,谈三点看法:第一个什么是顶层设计?第二个顶层设计的目的性?第三个顶层设计和我们今天已经做过的很多其他工作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什么?
首先说什么是顶层设计?按我的理解,顶层设计是一个不定的概念,它随着设计问题的对象而发生变化。但是顶层设计有三个基本的要素,第一个要素就是制定方法论;第二个在概念层级上是顶层,而不是底层和中间层;第三是设计。设计最起码有两个基本的含义,第一个含义是清晰的,因为设计如果不清晰就说不上是设计;第二是可以实施的。
所以我理解的顶层设计有这样的一些最基本的要素,但是为什么在这样几个基本要素下还是不定的呢?因为顶层设计的对象是不定的,比如说对一个系统和一个项目做顶层设计的时候,那么这个“顶”就是这个系统的最顶层,在系统顶层设计的时候,可能更多会涉及到系统如何实现。如果一个部门做电子政务顶层设计的时候,我们将会考虑这个部门的全局,包括全局的构成要素和体系结构。如果是一个地方的话,那么这个顶层设计是指这个地方电子政务全局的一个顶层设计。所以说顶层设计随着设计的对象的不同而会发生变化。它是一个不定的概念。但是在不定的概念里面有一些稳定的因素,而这些稳定的因素如果用最核心的话来说,就是要给这个顶层设计所设计的对象,体系架构梳理清楚。这是我理解的电子政务顶层设计。
第二、我想说一下顶层设计的目的性。正因为随着不同的对象,顶层设计的重点、范围是有所变化的,所以我们在针对特定对象做顶层设计的时候,有必要把目的性这个问题很好的分析一下。在今天我们讨论电子政务顶层设计的时候,正面临的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各地各部门都在制定或者准备制定“十二五”电子政务规划,如何为各部门、各地区电子政务的“十二五”规划服务?我们在讲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的时候,涉及的内容很多,我只说和电子政务顶层设计目的性相关的几个,就这几点谈一下体会。
第一点,我们在讲顶层设计的时候,它的对应物是什么?它的对应物不是局部的,不是系统的,是顶层的。很遗憾,当我们在做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的时候,碰到了很多局部的、非系统的,底层问题的干扰。举一个例子,大家可以比较清晰进行对照,中国电子政务40年的历史,总体上以项目为中心推进的,头20年是科研项目为主,电子政务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大部分是以项目为中心。即使一个很大的项目,比如说金土工程,应该是覆盖国土资源部的全局,其实没有。当然也有少数的项目是覆盖全局的,比如说金审工程。但是这样的例子在几十年的过程里面,所占的比例是很少的。这些年来我们项目中心是一个部门甚至是一个系统里面的一个局部在推进,这是过去几十年的主体,形成了很多的碎片,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今天始终强调要业务协同,要防止信息孤岛,要处理好纵横关系。这些问题的产生就是因为那么多的中心以碎片的状态存在,电子政务进行到今天,在做“十二五”规划的时候,我们不是要在碎片再增加,而是需要真正的顶层设计。
关于目的性第二点,电子政务顶层设计为什么?电子政务是为了政府更好地履行职能,是为了政府能够在信息化环境下提升执政能力,所以顶层设计的第一要务,就是如何为政府更好地履行职能,如何为政府提升在信息化条件下的执政能力做出明确的回答,这是顶层设计的第一要务,或者第一目的。这个目的性必须清晰。在这一点上,我感到有些遗憾,我们在许多部门和地方,在电子政务顶层设计的时候,经常忽略或者是软化了这个要求,做多少系统,包括建什么网络、建什么系统、建什么数据库,和直接的政府绩效之间没有关系。第二个是软连接,对政府履行职能,比如说支撑决策和业务是什么事情,有一个软的连接,没有硬的连接。为什么呢?我举两个例子就比较清晰,比如说在审计署实施了金审工程以后,它的审计能力大体上提升了1倍,无论是个体还是整体,个体是审计员,整体是审计能力,提升了一倍或者1倍以上,这就是我们对电子政务、对政府绩效、对政府履行职能直接的支撑,所以系统是要朝这个方向努力的。再比如,北京市高法的法官案件审结率提升了3.2倍,就是一个人可以顶3.25个人。所以电子政务顶层设计一定要直接和这样的目的挂钩,而且这个目的是可检验的。
第三、我们做这个顶层设计要回答一个问题,一个部门、一个地方推进电子政务达到这样的目的,在技术路径上,在成本上是最好的,技术路径就是可持续和优化的问题,也就是说顶层设计要提供一个技术方案,这个方案在实现达到政务目的这个基础上,技术路径是优化的,成本是最低的。完成这个目的对于我们来说,还是有很大的挑战。
第三个问题,就是我们在为了“十二五”的规划做顶层设计,我们交叉了一些其他的概念,和一些原来遗留下来的东西,这些问题怎么处理,怎么对待,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首先说顶层设计和智慧城市之间的关系,比如说智慧南京、智慧广州,现在很多地方在做。那么电子政务顶层设计和这样一些概念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如何处理呢?那么我的回答就一句话,就是要把握本质。概念随便用,但是本质不能变,否则就会被这些概念弄得不知所以。
下面我想说一下“本质”,首先我们说电子政务本质是什么?电子政务本质就是充分的利用信息技术,使得政府履行职责的能力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而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和改善。电子政务的本质千万不要看成建了不少网络,建了多少系统,买了多少设备。我们一直在说电子政务核心和本质是政务,不是电子,但是这个问题既使到今天还没有解决。
我们在处理相互关系的时候是把握本质,首先是智慧城市,因为在概念上可能下一步在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交叉最多的,或者说最难处理一件事情就是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和电子政务规划之间,首先范围不太一样的,电子政务只是政府履行职责所做的各项工作之上,而之外还是有城市的其他功能部分完成,而不是政府来完成,这是差别的地方。但是共同的地方是什么?在这里面共同的地方很多,请大家重视,智慧城市除了产业、教育、卫生等部分之外,相当一部分是城市的公共管理。
这里面我们十分重视的是智慧城市,后面的本质实际上用三句话就可以概括清楚。第一句话就是更加透彻的感知;第二句话是更加广泛的连接;第三句话是更加集中、更加有深度的计算。那么这三点在我们做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的时候要充分的考虑。更加充分的感知,比如说城市的交通管理、城市公共安全,城市的应急指挥,必须要更加透彻的感知和更加广泛的链接,而且还需要更加集中和深度的计算。比如说交通流量必须有模型,如果你把当前的流量和模型对比,发现这个曲线不一样了,你才可以做出新的判断和提出新的处置。所以电子政务和这三个基本要素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十二五”电子政务规划在这三个方面要进一步的深入。
你的领导说你不要做电子政务规划了,你就做智慧城市的规划,没有关系,你把电子政务要务达到的目标,把它包容进去就可以了。比如说我们在做电子政务规划的时候用不用云计算的概念,我认为没有关系,你可以用,也可以不用,因为作为一个城市,作为一个地方,甚至作为一个部门,如果原来没有整合起来,原来没有构成统一的平台,从“十二五”开始你必须把原来的碎片集成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政府的信息技术支持,那么这个概念叫政府云也没关系,叫什么概念都没有关系,但是你必须整合起来,必须通过一个完整的顶层设计、一个完整的体系架构把这样的基础构建起来,这是发展的必然方向。“十二五”完不成没有关系,“十三五”接着干,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
还有物联网这个词,电子政务里面用不用感知交通或者叫感知食品的概念呢?我认为这也没有关系,用不用都不要紧,关键是你要知道你感知交通,那么你所有的感知是和交通的控制、交通流量的疏导,把交通指挥这样的目的连接起来,否则你的感知是没有意义的。这是顶层设计和其他一些概念之间的关系。不要迷惑也不要彷徨,核心问题是要弄清本质,弄清概念的本质以及要做的事情的本质,想做什么就十分的清晰了。
谢谢大家!
- 信息系统运维预算定额参考标准研究[04-09]
- 第2章 跨文化管理理论和实践[01-14]
- 16:什么是关键成功因素法(CSF)?[06-09]
- 24:eSCM-SP(服务提供商外包能力模型)有哪些…[06-10]
- 第4章 跨文化沟通[01-14]
- 治理评论第一期[01-20]
- 治理评论第二期[01-20]
- 治理评论第五期[01-20]
- 治理评论第三期[01-20]
- 治理评论第六期[01-20]
- 治理评论第四期[01-20]
- 太极凭什么中标12306? [09-26]
- 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书评[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