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每年投入巨额资金,2007年中国电子政务投资额为657.34亿元,相当于奥运全部场馆建设的5倍,三峡工程15年投入的三分之一。但实际建设效果与巨额资金投入反差强烈,在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和公众服务能力方面收效不明显,呈现“重复建设”、“信息孤岛”、“风险突出”、“绩效不明显”和“无人最终负责”等现状,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亟待体制和机制创新。
当前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每年投入巨额资金,2007年中国电子政务投资额为657.34亿元,相当于奥运全部场馆建设的5倍,三峡工程15年投入的三分之一。但实际建设效果与巨额资金投入反差强烈,在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和公众服务能力方面收效不明显,呈现“重复建设”、“信息孤岛”、“风险突出”、“绩效不明显”和“无人最终负责”等现状,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亟待体制和机制创新。
中共中央十七大提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和“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我国电子政务已经成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政府机构改革的重要手段,而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作为破解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管理体制机制难题的有效方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电子政务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ITGov中国IT治理研究中心在国家相关主管部门的支持下,联合相关政府部门和国内外相关学研机构,最新研究制订了《服务型政府电子政务综合绩效评估体系》,旨在突破传统的网站、财政支出项目等单一角度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模式,开展面向公众服务的、综合视角的服务型政府电子政务综合绩效评估体系。旨在突破传统的网站、财政支出项目等单一角度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模式,开展面向公众服务的、综合视角的服务型政府电子政务综合绩效评估体系。
从公共管理的视角来看,“不可衡量,则无法管理”的理念决定了电子政务绩效管理的必然性。目前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主要通过对政府门户网站打分来评价电子政务的优劣,无法全面反映政府公共服务和行政效能,不能满足公众意愿。因此,基于面向公众服务的、综合视角的绩效评估体系的出现适逢其时。通过北京、广州等省市的实践证明,服务型政府电子政务综合绩效评估聚焦在评估电子政务对行政效能和公共服务效率及效果的改进绩效上。通过综合评估,实现了电子政务从预算、建设到应用的整个闭环管理,引导电子政务工作围绕推动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管理创新与业务流程优化开展,为“强化效能建设、深化效能监督”提供创新的管理手段,为电子政务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此外,引入第三方对电子政务进行综合评估还确保了评估工作的透明和公平。
据悉,《服务型政府电子政务综合绩效评估体系》立足社会公共服务,以综合视角,设置了“应用与服务”、“资源整合利用”、“管理与保障”三项一级指标,“网上公共服务”等二级指标,若干项能全面反映评估电子政务各个方面的三级指标,并区分为通用类指标、专用类指标和评议类指标。该体系的制定,将为中国电子政务建立健康发展的动力机制,并为中国各级政府提供解决电子政务体制机制问题的“抓手”,将有力地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服务型政府转型。与《服务型政府电子政务综合绩效评估体系》同步发布的还有《中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引》和《我来评价政府: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水平测评》、《电子政务公务员知识读本:电子政务系统绩效评估与闭环管理》等研究著作。
- 信息系统运维预算定额参考标准研究[04-09]
- 第2章 跨文化管理理论和实践[01-14]
- 16:什么是关键成功因素法(CSF)?[06-09]
- 24:eSCM-SP(服务提供商外包能力模型)有哪些…[06-10]
- 第4章 跨文化沟通[01-14]
- 治理评论第一期[01-20]
- 治理评论第二期[01-20]
- 治理评论第五期[01-20]
- 治理评论第三期[01-20]
- 治理评论第六期[01-20]
- 治理评论第四期[01-20]
- 太极凭什么中标12306? [09-26]
- 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书评[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