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A省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产生背景
A省电子政务的整体建设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并积极推动电子政务向纵深方向发展,电子政务建设显著加快,电子政务的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取得新的成效,资源整合工作有重大突破,电子政务在加强管理、转变职能、提高效率、方便人民群众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经过“十五”期间的发展,A省基本了完成覆盖全省的电子政务网络建设、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和主要应用系统的开发。截至目前,有线网和无线网覆盖全省各地(市)、区(县)、街(乡)、社区和大部分村,统一建立了近一百七十个网站群, 60%的行政许可事项实现了在线办理,共建设完成应用系统近六百个,其中重要系统一百七十多个,覆盖了80%的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业务。
从系统发展的生命周期角度观察,A省电子政务已经由大规模设施建设进入到注重综合应用与服务的系统运维阶段。在缺乏相应的绩效评估机制约束下,各级部门会本能地注重投资建设,而忽视调查研究和进行绩效评估。出现“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尚未建立;建设和应用发展不平衡,应用系统的潜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公共服务效率低;法律法规和标准化工作滞后,安全保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电子政务建设、管理、运行体制不完善,创新能力不强”(国信[2006]2号文件)等制约电子政务朝深层次发展的瓶颈问题。如何统筹建设符合广义电子政府(e-Government)要求的A省电子政务(包含司法、行政、立法在内,统筹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系统)管理体系和应用架构,既是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的明确要求,也是今后A省电子政务建设面临的迫切需求和严峻考验。因此,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工作,对于已经进入运维为主的发展阶段的A省而言,将带来更具现实意义的紧迫性。
IT治理研究中心(以下简称ITGov)的专家组,经过对国内外电子政务绩效管理和评估的典型案例研究,结合我国的政府与社会实际,提出了探讨基于政府机构和综合视角下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构想:即通过审视基于政府机构,面向服务与应用、资源整合与利用、管理与保障等方面的综合绩效,推动政府行政体制改革机构、管理创新与业务流程优化,并通过把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结果与政府机构领导政绩挂钩,充分发挥其正面导向作用,进而为落实“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政改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系统。A省政府有关部门在深入了解了ITGov的相关学术成果之后,决定以ITGov为第三方专家顾问机构,开展本省的2006年度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工作。
1.2 A省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目的和意义
开展A省政府部门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目的在于提高政府效率和效益,改善政府治理水平和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盘点和考察各政府部门电子政务建设情况和电子政务的应用和接受程度,摸清形势,为下一步推进电子政务工作奠定基础。
A省政府认为,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是正确引导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手段。力争通过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实施,切实有助于推动本地区电子政务建设重点工作的深入开展,加强全省统一部署和协调。开展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可加大各部门领导对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视度;提高领导决策支持力度;加快业务流程改造及信息化支撑;推动信息公开和共享,全面提升政务的电子化管理水平和政务资源共享水平。开展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可引导电子政务建设走向科学化。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根本标准,是要看电子政务是否提供了满足社会生活需求的服务,是否提高了行政效率和降低了行政成本,是否提高了城省运行的效率和城省生活的方便程度。坚持电子政务如是的根本目标,才能推动信息化走上又好又快的发展道路。
2 立项
根据A省领导做出的相关重要批示,2006年,A省政府决定在2005年开展的首次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工作的基础上,聘请ITGov作为第三方咨询机构,组织实施2006年度省直机关部门电子政务绩效评估。
3组织与实施
根据省督考办的统一要求,结合前期的需求沟通,ITGov与A省信息办明确了06年A省电子政务评估工作以“年初备案、年中检查、年底验收”的模式实施的总体安排。并确定了以下的工作思路:
以评估目标为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的逻辑起点,将“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融入到评估目标中,力求推动建设能够适应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机构不确定性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
3.1评估基本原则:
3.1.1根据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战略目标对电子政务绩效进行正确定位;
3.1.2构建科学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而非一套电子政务绩效指标;
3.1.3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工作要能够发挥持续的导向作用,形成长效机制。
3.2根据以上原则,ITGov提出了如下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
该评估体系包括评估主体、评估客体、评估思路、评估模型、评估流程和评估报告。首先确定评估主体和评估客体,然后在评估目标的指导下,形成科学合理的评估思路,沿着评估思路构建评估模型。评估模型又包括评估方法、评估基准、评估指标、评估数据,遵循既定的评估流程,运用评估模型对评估的客体进行评估,最后得出评估结果,形成评估报告。
3.3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流程
A省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实施全过程参见下表:
阶段 |
关键节点 |
节点形成文档 |
过程说明 |
需求准备、初始化阶段 |
跟踪省府机构动态 |
A省政府机构信息化快讯 |
|
电子政务每周快讯 |
|
||
全省各地市信息化工作简报 |
|
||
省政府机构跟踪情况周报 |
|
||
撰写初始化报告 |
A省政府机构信息化水平初始化报告 |
与省府各机构电子政务工作相关的年度动态信息 |
|
业务及公共服务事项梳理 |
政府业务事项梳理(对内、对外) |
A省政务业务梳理 |
按行政职能划分、梳理 |
A省行政执法项目分类统计表 |
各部门分类行政事项统计 |
||
省级政府部门业务框架 |
部门职责、处室职责、主要行政执法事项分类统计情况、主要服务事项分类统计情况 |
||
省级政府部门业务事项名称目录 |
按对内、对外职能划分,无信息化支撑比率 |
||
政府部门核心业务信息化支撑 |
06年底,省府机构业务事项名录及信息化支撑情况 |
||
公共服务事项 |
公共服务事项梳理 |
按8个“我的”进行梳理 |
|
建立并维护考核档案 |
建立考核档案 |
电子政务宏观描述 |
部门情况、应用和共享、运维和保障 |
电子政务情况一表清 |
部门情况、应用和共享、运维和保障(表板) |
||
ITGov—省府机构考核档案 |
电子政务宏观描述,再加上动态信息 |
||
全省统计分析 |
全省电子政务宏观描述 |
核心业务信息化、应用系统建设、业务数据库等情况 |
|
全省电子政务应用及共享情况统计 |
应用系统及数据库统计情况 |
||
省府机构业务事项信息化统计表 |
业务事项、行政许可、全部及部分信息化支撑情况 |
||
政务部门职能分布 |
按对内、对外职能,统计不同职能下的业务事项数 |
||
省府机构电子政务绩效考核要点 |
|
||
省府机构共享基础情况表 |
已有数据库名称及数量、已有应用系统名称及数量、已报共享需求信息 |
||
自定目标审查 |
省府机构自报目标 |
任务考核 |
|
目标形式化审查 |
|
||
年中评估 |
信息化水平考核年中评估报告(模板) |
|
|
年中评估报告 |
第三方先写,反给省府机构作更新、确认 |
||
省府机构年中自评 |
|
||
年度省府机构年中自评情况汇总 |
06年目标、上半年进展情况、点评 |
||
建立考核工作方案 |
考核方案 |
年度部门信息化水平考核方案(省级) |
|
年度部门信息化水平考核方案(地市) |
|
||
实地检查工作方案 |
|
||
考核方案 |
|
||
实施细则 |
ITGov-绩效评估模型 |
|
|
年度绩效考核实施细则 |
|
||
信息化水平考核评估指标及评估规则 |
|
||
信息化水平考核评估指标权重确定 |
|
||
A省电子政务评估建议规则 |
|
||
信息化水平考核调查表 |
|
||
报告模板 |
省级国家机关自评报告 |
|
|
地市自评报告 |
|
||
省级国家机关信息化水平考核评估报告 |
|
||
地市电子政务水平评估报告 |
|
||
自评报告模板说明 |
|
||
|
关于做好2006年督查考核工作的通知 |
|
|
“上门服务”及实地调研 |
服务资料 |
服务小组工作手册 |
|
网络安全工作手册 |
|
||
项目技术审查工作手册 |
|
||
“上门服务”基础情况调查表 |
|
||
日报表模版 |
|
||
省府机构调研时间安排 |
|
||
上门服务成果 |
日报 |
|
|
调研表反馈 |
|
||
总结 |
|
||
工作手册 |
实地检查工作手册 |
|
|
实地检查工作组职责及流程 |
|
||
实地检查Checklist |
|
||
表单 |
检查、调研及综合评议工作流程 |
|
|
电子政务实地检查表 |
|
||
实地检查调研周计划表 |
|
||
实地检查专家日程统计表 |
|
||
通知 |
实地检查通知 |
|
|
绩效考核内部培训会议通知 |
|
||
检查成果 |
第一周总结 |
|
|
各组情况 |
|
||
处室工作人员调查表 |
|
||
实地检查汇总表 |
小组成员、受访单位成员、介绍情况、问题及应答、建议、亮点 |
||
对信息办的建议汇总表 |
|
||
专家与地市代表参加检查情况 |
|
||
省府机构自评报告 |
|
||
指标数据表 |
|
||
评分、撰写年度评估报告 |
评分 |
评分规则 |
|
工作通知 |
|
||
评分汇总 |
|
||
单项奖建议名单汇总表 |
|
||
政府部门考评汇报 |
|
||
2006年信息化水平专家评议报告 |
|
||
2006年绩效考核工作报告 |
|
||
报告 |
年终评估报告 |
|
|
核心业务信息化支撑分析报告 |
|
||
A省电子政务发展报告 |
|
||
记录、总结 |
会议记录 |
|
|
工作周报 |
|
|
|
总结 |
绩效考核项目结题报告 |
|
|
绩效考核项目工作总结 |
交信息办 |
||
全年各单位政府网站建设情况 |
|
||
省级城省管理信息平台运行情况总结 |
|
||
政府考核思考 |
|
4 服务成果
经过对21家省府机构信息化动态近10个月的跟踪记录,以及大量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归纳,ITGov配合A省信息办整理了包括核心业务信息化率在内的大量的统计数据,并形成以下主要成果:
4.1 2006年度省级国家机关信息化水平评估评估实施细则
细则包括评估内容、2006年度省级国家机关信息化水平评估评估指标及评估规则、2006年度省级国家机关信息化水平评估评估指标权重设置、评分方法、工作流程、数据来源、“一票否决”特别规则、加减分规则等,为A省信息化主管部门开展评估评估工作提供了具体可行的指导。
4.2协助创办《A省政府省府机构信息化快讯》
4.3 梳理并统计省府机构核心业务及公共服务信息化支撑,形成《省级政府部门业务事项名称目录(草稿)》
完成全部省级政府部门业务框架的梳理,内容包括:各部门职责、各处室职责、主要行政执法事项分类统计以及主要服务事项分类统计。根据以上对核心业务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的梳理,理清了业务事项以及信息化支撑情况。再按照省领导主管部门分工,分别统计分析省府机构核心业务及其信息化支撑情况。整理全部省府机构的信息化机构设置、信息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情况,形成了“省府机构信息化情况”等文件。
4.4 形成各期的省府机构信息化水平评估报告
年初,根据省府机构上年底的自评报告,以及对省府机构的动态汇总,撰写《政府部门信息化水平初始化报告》。
年中,根据《政府部门信息化水平初始化报告》以及半年来对省府机构的跟踪,撰写《政府部门信息化水平年中评估报告》。
年末,在日常跟踪和实地检查的基础上,编写各省府机构的《2006年度省级机关信息化水平评估评估报告》,概括06年信息化水平总体情况,并针对其特点,提出下一步完善、改进建议,为各省府机构下一步电子政务工作提供指导。
4.5形成核心业务信息化支撑分析报告
对全省政府部门核心业务现状按照政府不同职能领域、部门不同发展阶段进行综合分析和描述,形成《核心业务信息化支撑分析报告》。
4.6综合本次评估的主要内容,形成2006年A省电子政务发展报告
5 成效
本次评估估从业务梳理入手,通过梳理省府机构核心业务和公共服务事项,深入了解各省府机构的核心职能和业务特点,在专业归纳分析基础上,汇总、整合了包含省府机构业务职能、信息化投入、系统整合、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大量有价值信息,并形成了完善的评估评估实施细则,覆盖了整体工作流程、职责、评估指标体系、指标权重、评分方法等,对于成功开展2006年度A省政府部门信息化水平评估起到了不可或缺的支撑作用,为继续开展此项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基础和经验,为进一步推进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公众化提供了有力保障。
本次A省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工作中成功经验和总结,为中央政府开展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提供了宝贵的一手经验、材料和实施方案。
各省府机构政务业务研究成果,对于如何顺应政府管理模式的协同化发展趋势,改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合作的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最后,本次项目的成功实施,可作为政府部门借助第三方力量开展类似工作的范例,为进一步借助省场力量开展相关工作积累了经验。
建设服务型政府,要求电子政务支撑和促进政府职能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型;要求电子政务建设重心从以“政府管理为中心”向以“公众服务为中心”转变。这为研究和建立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指明了道路:持续地支撑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推动政府管理创新,不断地以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满足社会公众的要求,将成为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方向;公众对政府服务的满意度将成为衡量电子政务绩效的关键指标并形成我国电子政务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
- 信息系统运维预算定额参考标准研究[04-09]
- 第2章 跨文化管理理论和实践[01-14]
- 16:什么是关键成功因素法(CSF)?[06-09]
- 24:eSCM-SP(服务提供商外包能力模型)有哪些…[06-10]
- 第4章 跨文化沟通[01-14]
- 治理评论第一期[01-20]
- 治理评论第二期[01-20]
- 治理评论第五期[01-20]
- 治理评论第三期[01-20]
- 治理评论第六期[01-20]
- 治理评论第四期[01-20]
- 太极凭什么中标12306? [09-26]
- 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书评[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