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正从过去单纯的软件平台向移动互联和云计算靠拢,与诺基亚这样的新伙伴牵起了手; 戴尔、惠普,正努力地淡化PC的比重,把重心转向高利润的服务业务; 阿里巴巴、百度这样的互联网厂商,也争先恐后地推出自己的手机平台,力图拉拢手机制造企业。 它们求转型,它们不甘寂寞。
8月18日,惠普毫无征兆地扔出一颗“重磅炸弹”,一口气宣布三个震惊业界的决定:剥离个人电脑业务;关闭webOS设备运作;以超过100亿美元的价格并购英国第二大软件厂商Autonomy——这个时间点距离惠普花12亿美元的大价钱收购Palm,宣布全力进军移动互联只过去一年,离基于webOS系统的平板电脑TouchPad上市仅仅7周;而与此同时,惠普仍以18.5%的市场份额占据着全球PC市场的第一把交椅,该业务每季度为惠普带来400亿美元。
对此,时任惠普CEO的李艾科表示,放弃TouchPad是因为销售未达预期,惠普需要更专注于客户、解决方案和软件。对“正处于公司历史上的一个关键时期”的惠普来说,侧重商业软件业务,以及退出PC业务的计划,是为了确保惠普能跟上科技行业的变化。
在主要竞争对手IBM、甲骨文、戴尔等纷纷转型服务并获得更好发展的情况下,惠普的改变并不难理解。然而即便如此,在尚未与任何潜在买家接触的情况下,就如此高调地宣布剥离PC和放弃webOS的决定,明显惹恼了投资者和惠普董事会——9月23日,惠普宣布由前eBay CEO梅格.惠特曼正式取代李艾科,出任公司总裁兼CEO。
很快,新任CEO惠特曼就对惠普公司进行了全新的战略调整。
10月28日,惠特曼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经过评估剥离PC业务对战略、财务以及运营方面所带来的影响,表明保留PC业务对惠普的客户和合伙人来说更有利,对惠普股东和员工也是有益的。此外,有消息显示,惠普内部评估PC业务的拆分成本约为3〜4亿美元,过高的耗费是惠普决定保留PC业务的最主要原因。
10月中旬,惠普以超低价清货之后,决定永久关闭Palm零售商店。正当所有人认为Palm和webOS将就此退出历史舞台时,12月9日,惠普对外公布了webOS的最终命运:既不整体出售,也不授权给第三方厂商——保留webOS业务,将软件推向开源社区,惠普称将按照开放源代码协议,将webOS的源代码向程序员公开。
纵横捭阖 创新技术搅动产业链
纵横捭阖:指在政治、外交上运用手段进行联合或分化。新形势下,IT巨头们正在重新“抱团”,构筑全新的生态圈,而过去的盟友则似乎越走越远。
2011年,在云计算、移动互联两大概念的推动下,过去的产业形态逐渐瓦解,取而代之的是众多更加紧密、集中的全新生态系统。PC时代最成功的“Wintel联盟”两极——微软和英特尔,也不得不面对现实,寻求更有活力的生态圈,今年最被关注的两大创新也因此诞生。
9月13日的2011秋季IDF大会上,英特尔全球副总裁、PC客户端事业部总经理Mooly Eden重新解读PC的概念为“Personal Creativity(个人创新力)”,而挂在英特尔嘴边的摩尔定律也被“超极本(Ultrabook)”概念取代。按照英特尔的定义,超极本取自“体积极其薄、电池时间极其长、使用极其安全”之意。
在英特尔的推动下,众多OEM、ODM厂商开始跨入超极本时代,宏、华硕、东芝、联想、三星、惠普以及戴尔等主要硬件厂商,为与苹果Macbook Air竞争,纷纷迅速跟进,或将其视为研发重点。目前,已经面市的超极本产品平均厚度和重量不足传统笔记本电脑的1/2。
而在Wintel联盟的另一端,微软早早就确立了“云+端”战略。但云层面的Azure平台、面向PC的Windows系统,以及智能手机的Windows Phone平台,似乎仍然无法打破界限,充分满足需求——微软需要的“一个真正能够跨硬件跨平台的产品”。
9月14日,微软在其Build开发者大会上,首次展示了Windows 8开发者预览版本,同时向现场参会者赠送运行该系统的平板电脑,鼓励他们开发更多基于Windows 8的应用。不同于此前的系统版本,Windows 8最大的特点是能够同时运行于手机、PC或平板电脑上,让用户在不同的终端设备有同样的体验。
另一方面,Windows 8可以调用分布在各地的数据中心提供并行计算平台,非常适合云时代的需求;此外Windows 8更加强调自然的人机交互,除触屏之外,还支持声控操作。
值得注意的是,Windows 8同时支持英特尔和ARM的芯片架构。这说明,英特尔和微软都已不再是对方惟一的盟友。
指日可待 国产HPC继续奔跑
指日可待:为期不远,马上就可以实现。HPC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久后它将改变整个高科技产业格局,带来更大的竞争力。
10月27日,新一期中国高性能计算Top100排行榜在2011年高性能计算学术年会上颁布。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的“天河一号A”蝉联冠军,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的“神威蓝光”名列第二,排在季军位置的则是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的“天河一号A-HN”。
2010年11月16日,国际超级计算机TOP500组织正式发布了第36届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排行榜,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制的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以峰值速度每秒4700万亿次、持续速度2566万亿次浮点运算的优异性能一举夺得世界冠军。但在今年6月,天河一号被来自日本的富士通“K”超级计算机以8千万亿次的持续速度挤掉了榜首位置。
中国的高性能计算从原地起步到成为世界第一用了几十年的时间。1983年11月,首台亿次巨型计算机“银河”在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制成功,中国从此成为继美、日之后,能独立设计和制造巨型机的国家。此后,科研人员们依靠自主创新,相继研制出“银河—Ⅱ”、“银河—III”等一系列巨型机,一步步将中国的高性能计算机研制技术推向国际前沿。虽然维持冠军宝座的时间短暂,但从亚洲第一到世界第一,依然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
自从天河一号登上世界HPC位置之后,给整个中国HPC领域都带来了积极的因素。除了传统的科学计算领域对HPC的需求,近年来新能源、生物制药等对于高性能计算的需求也很旺盛。随着HPC的快速发展,在科研创新、产品研发等方面中国的竞争力也得到进一步提升。
国际高性能计算专业委员会主席Gilad Shainer表示:“全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都在高性能计算领域投入了不少资源。中国过去5年在这方面的发展非常迅速。中国在HPC技术研发方面的进展,必将会影响整个产业格局,同时产业的进展也会促进相关技术研究更进一步,前提是要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毫无疑问,基础架构的建设和真实应用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平衡关系。”
- 信息系统运维预算定额参考标准研究[04-09]
- 第2章 跨文化管理理论和实践[01-14]
- 16:什么是关键成功因素法(CSF)?[06-09]
- 24:eSCM-SP(服务提供商外包能力模型)有哪些…[06-10]
- 第4章 跨文化沟通[01-14]
- 治理评论第一期[01-20]
- 治理评论第二期[01-20]
- 治理评论第五期[01-20]
- 治理评论第三期[01-20]
- 治理评论第四期[01-20]
- 治理评论第六期[01-20]
- 太极凭什么中标12306? [09-26]
- 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书评[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