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ITGov-IT治理研究中心>> 研究>> 信息化绩效评估>>正文内容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扎实推进金财工程建设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10日点击数: 作者:刘祝余 来源:财政部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0 )】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财政部门作为国民经济综合管理部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是实现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财政信息化工作按照财政部党组和财政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推进金财工程建设,有力支撑和促进了财政改革与发展。

二、切实贯彻“一体化建设”指导思想,全面推进金财工程建设

2007年11月,财政部党组明确提出了“一体化建设”指导思想,要求做到管理一体化、业务一体化和技术一体化。“一体化建设”管理理念的确立,是对财政信息化管理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对财政信息化建设和发展影响深远。在财政信息化工作中,始终坚持贯彻落实一体化建设指导思想,着力推进六个方面的“统一”,确保金财工程建设整体推进,为财政改革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一)实施统一应用支撑平台,构建一体化管理大系统

回顾财政信息化建设历程,每一项财政改革的推出,都辅之以相应信息系统的建立,及时满足了财政改革与管理的需要。同时我们也注意到,这种以任务驱动、应急开发为特点的建设模式,虽然满足了改革和管理的需求,但也带来了标准不够统一、信息不能完全共享、不能实现协同作业等问题。这种状况不是财政独有,国内外其他行业信息化建设也大都经历了从分散到统一的过程。这也启示我们,针对每项业务建一个系统的做法不是长久之计,必须尽快进行系统的整合和统一。2004年底,部党组审时度势,作出了建设统一应用支撑平台的战略决策。应用支撑平台是对各核心业务系统公共数据和公共控制的高度集中和有效集成,由若干通用业务组件和技术组件组成,是统一标准的载体、整合分散系统的工具、连接上下级系统的桥梁、统一数据交换的中枢以及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的手段。随着平台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实施,将基于平台建成各级财政内部、财政与本级预算单位、上下级财政互联互通的一体化财政管理信息系统,逐步实现“全国预算自动汇编、收支及时汇总和决算即时生成”的目标,并为加强资金监控、统计分析和决策支持创造条件。按照这一思路,财政部及时成立了由预算司、国库司和信息网络中心组成的应用支撑平台建设工作小组,在广泛咨询论证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应用支撑平台建设技术方案》。2005年9月正式启动了平台开发工作,经过两年多的紧张开发和反复测试,完成了平台测试版,并在基于平台构建统一系统的基础上,成功实现了平台以及基于平台的预算指标管理系统的上线运行。在中央财政和部门试点运行的同时, 2007年财政部选择了山西、四川、宁波三省市进行了试点,2008年又将试点范围扩大到河北、青岛两省市。五个试点省市根据财政部统一部署,分别采取不同模式积极推进基于平台的系统整合工作,取得显著效果。为了做好平台的全面推广实施,2008年11月份,财政部召开全国财政系统应用支撑平台地方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议,对平台推广实施进行了部署,制定了平台实施“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第一步,2008年年底前进行前期准备和组织试点;第二步,2009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平台在省级财政部门的推广实施;第三步,2010年年底前完成在地市级财政部门的推广实施,确有困难的,也要在2011年年底前完成。2009年3-4月,财政部分别在山西、四川、青岛三个试点省市召开平台试点实施工作现场会,对平台实施的具体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各地财政部门按照会议要求,已积极行动起来,陆续启动了业务流程梳理、基础数据整理等项目实施准备工作。2009年初,各地财政部门都按要求上报了平台实施规划,截止2009年6月底,已有13个省市通过了技术方案审核,进入了实质实施阶段。

(二)制定统一的业务、技术和管理标准,推进标准化建设

标准化建设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是确保信息系统建设与业务目标一致性的可靠保证。近年来,财政部结合金财工程建设实际,先后制定下发了《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安全总体标准》、《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网络建设技术标准》、《GFMIS财政部安全工程实施指南》、《GFMIS省级安全工程实施指南》、《金财工程省级网络安全建设方案设计指南》等技术标准,对指导和规范各级财政信息化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着财政信息化建设进程的加快,这种急用先上的标准建设方式已不能很好地满足信息化工作的需求,必须加快建立一整套既能满足财政改革和管理要求、同时又支撑系统一体化建设的标准化体系。为此,财政部结合金财工程初步设计,在对以往制定的技术标准进行认真梳理的基础上,本着确保信息化建设与业务目标一致、确保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确保财政系统网络互联互通、确保业务正常运转和系统安全可靠的原则,对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进行了研究和规划,提出从管理标准、基础数据标准、系统开发和数据交换标准、网络安全标准、运行维护标准等五个方面,建立一套科学合理、规范实用的信息化标准化体系。目前,一些主要标准已经制订完成并付诸实施。在管理标准方面,制订并印发了《财政部信息化建设管理办法》及七个配套管理办法,为从根本上改变系统分散建设、实现财政信息化一体化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在基础标准方面,制订并印发了《财政业务基础数据规范》,为财政信息系统建设实现信息交换和共享奠定了重要基础,也为应用支撑平台建设和现有业务系统整合,创造了有利条件;在系统开发和数据交换标准方面,制订并印发了《基于金财工程应用支撑平台数据交换规范》和《基于金财工程应用支撑平台的开发规范》,为基于应用支撑平台整合信息系统提供了统一的技术标准;在网络安全标准方面,对已经制定的标准进行了修订;在运行维护标准方面,制订并印发了《部机关计算机系统运行维护服务保障办法》和《部机关涉密机房安全运行与使用管理办法》,并结合IT运行维护体系建设,对运行维护管理流程作了进一步梳理。总的来看,信息化标准化体系的总体框架已初步形成,下一步的主要任务是拾遗补缺,进一步构建一套完整的标准化体系,为推进信息化建设科学规范发展奠定基础。

(三)加强网络建设,构建统一的网络支撑

各级财政部门根据应用需要,把网络建设作为推进信息化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不断加快建设步伐,取得较大进展。配合财政业务发展并兼顾信息安全的需要,财政部先后建成部机关内网、外网、预算专网和涉密网,横向上实现了与145个中央预算部门、8家代理银行及人民银行国库的连通;纵向上完成了至全国3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35个专员办的连网。同时,指导各地财政部门按照财政部统一规划和标准,加快推进网络体系建设,目前所有省级、地(市)级和相当一部分县级财政部门建成了局域网,大部分省市已经建成二级、三级骨干网,36个省级和部分地市级财政部门初步实现了与同级预算单位的横向连网。上述网络是在不同时期因不同需要逐步建立起来的,对财政改革与发展、日常业务工作和信息安全保障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于这些网络应需而建,缺乏统一规划和设计,即使进行了局部整合和连通,仍不能很好地满足财政业务工作的需求,特别是部机关迫切需要对网络进行全面整合。为此,部内有关单位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网络整合的具体思路。中心从2005年开始,对网络整合工作进行了认真规划,制定了《财政部网络整合及安全建设规划方案》,并按规划组织实施。2008年,网络整合工作全面完成,建立了快捷畅通的财政系统基础网络。目前,财政系统网络建设已经具备了一个好的基础,要在对现有网络进行改造、优化与完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财政与外部单位的横向连网,加快财税库银连网工作,并着力推进市级以下财政部门的局域网建设,逐步实现各级财政部门网络系统的有机融合,全面建成覆盖中央、省、地市、区县四级网络,使之更好地适应财政信息化建设发展的需要。

(四)强化安全建设,实施统一的安全部署

随着财政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发展,财政业务对信息系统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安全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同时,计算机病毒、木马等网络安全攻击手段不断升级,网络安全面临的威胁日益严重,原有分散部署的一些安全措施不能很好满足安全建设需要。为此,财政部根据网络建设面临的形势和要求,经过科学规划和认真设计,制定了总体安全建设方案,旨在从网络安全、系统安全、数据安全等层面进行整体部署,强化安全建设。同时,按照纵深防御、综合防范的策略,编制了《财政网络信任体系建设规划方案》,提出了网络信任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并通过了国家主管部门和有关专家的评审。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安全建设的重点是,整体推进全国财政系统整体安全基础防护体系建设,全面完成客户端安全监控管理系统、财政身份认证及授权管理系统建设,并适时建设同城异地备份中心和全国财政异地冗灾中心。

(五)建设统一运维体系,保障信息系统稳定运行

随着网上运行的业务应用系统逐步增加,与之配套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也日益增多,业务用户数量大、分布地域广。如何维护好日益增多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和故障,保证各个应用系统安全顺畅地运行,为用户提供良好的运行维护服务,是财政业务能否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传统的“救火式”运行维护管理状态,显然已难以满足财政业务工作的要求。为此,必须建立统一的运行维护管理体系,构建一套流程清晰、分工明确、技术支撑有力的运行维护服务体系,实现运行维护服务从被动响应向主动管理转化。2007年,财政部启动了运行维护管理体系建设(注:财政部IT运维管理体系总体规划案例分析)。根据部领导指示,组织成立了运行维护管理体系建设项目工作小组,在对当前国内外运行维护管理理论和做法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组织相关人员到海关总署、商务部等进行了调研,根据“信息共享、流程通畅、上下联动、监控有效”的IT服务管理体系建设要求,从组织管理模式、制度规范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三个方面对运行维护体系建设进行了总体规划,对各阶段工作进行了统筹安排。运行维护体系建设是财政信息化建设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要按照“统一规范、分级管理”的原则,通过建立运行维护中心,制定统一的运行维护、客户服务模式和规范,实现对网络及信息系统的实时监控和动态管理,有效防范和控制系统故障和风险,确保网络及信息系统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六)建立统一的数据中心,为财政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提高财政科学决策水平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也是深化财政改革与管理的迫切需要。随着财政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分别建立了预算编制、集中支付、工资统发、非税收入、全国预算执行分析、决算汇总及历年预算项目等一些基础数据库,初步实现了财政收支数据的分类管理。通过财政经济景气预测分析系统,初步建立了财政经济统计数据库、财政经济数据整合处理和统计分析平台,为开展财政经济预测分析和政策研究提供了支撑。一些地方财政部门和专员办通过实施财税库银联网,实现了财政、税务、银行、国库等多部门对收入明细数据的资源共享。随着信息化建设与财政业务管理的深度融合,财政信息化工作的重点将逐步从财政内部的单项开发和有限的部门间连接向统一整合、互联互通以及财政数据监测分析、综合利用和决策支持转移。当然,目前数据中心建设只是初步的,真正意义上的数据中心建设有待于应用支撑平台全面推广实施和统一标准的全面应用,统一平台、统一标准后,原有系统分割、数据分散存储的局面将得到彻底改变,大量的财政业务数据将集中存储到平台中,业务人员可随需从中抽取数据,并利用财政经济模型和财政政策模拟工具,对其进行分析和加工,进而实现综合利用,为领导决策和政策调整提供准确、及时、可靠的依据。

引申阅读:

 ITGov电子政务运维管理体系专题

治理型IT运维服务管理介绍

治理型电子政务运维管理体系研究成果

我国电子政务运维与外包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分享到:
点击按钮自动加关注代码——新浪微博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共3页 您在第2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5313个字符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订阅
  关于ITGov | 联系ITGov | 收藏本站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人员招聘 | 网站地图

京ICP备06004481号   Copyright 2002 - By ITGov.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啦免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