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ITGov-IT治理研究中心>> 研究>> 电子政务>>正文内容
解读科学发展观:电子政务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发布时间:2009年05月07日点击数: 作者: 来源:北青网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0 )】
摘要:
中共中央十七大提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和“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我国电子政务已经成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政府机构改革的重要手段。

中共中央十七大提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和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我国电子政务已经成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政府机构改革的重要手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投入了近万亿元资金进行电子政务建设,特别是两网、一站、四库、十二金等大型项目的阶段性建设,我国电子政务已取得初步成效,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对信息化的依存度大幅增加,公众对政府的信息服务需求日趋迫切。但电子政务建设中也呈现“重复建设信息孤岛风险突出、绩效不明显和无人最终负责等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现象。当前,全国正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电子政务需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电子政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提高思想认识,统一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

胡锦涛总书记曾指出“经验表明,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电子政务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不仅仅是电子政务发展和建设问题,更重要的还是认识问题。电子政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在于思想观念的转变。所谓思想观念的转变,就是要真正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确实使电子政务各项工作主动按科学发展观的各项要求开展。科学的发展观能够推动电子政务的健康发展;与之相背离的发展理念方法最终会导致电子政务发展的停滞、中断甚至倒退。

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顾大伟副司长在“2008中国电子政务论坛”上就指出我国电子政务存在以下三方面值得高度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是重建设、轻应用的问题。在电子政务工程建设中,普遍偏重硬件资源的投入,软件投入在整体投入中的比例普遍低于30%,硬件投入中,片面追求高性能配置,形成的资源能力远远超过实际应用的需要。一些网络资源的当前利用率不足5%,个别项目的存储资源可支撑10年的业务增长需求。电子政务应用方面,主要侧重于内部事务处理和自我服务,支撑政府决策和面向公众服务的信息化能力亟待提高。已建电子政务工程中,面向公众服务的业务应用功能不到3%;面向决策支持的业务应用功能不到8%。电子政务提高政府行政能力和普惠公众

分享到:
点击按钮自动加关注代码——新浪微博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共8页 您在第1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999个字符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订阅
  关于ITGov | 联系ITGov | 收藏本站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人员招聘 | 网站地图

京ICP备06004481号   Copyright 2002 - By ITGov.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啦免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