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十七大提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和“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我国电子政务已经成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政府机构改革的重要手段。
其次是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能力不强的问题。各部门丰富的专业信息资源还没有形成共享机制。跨部门业务协同亟待从国家层面予以梳理和完善,支撑业务协同的技术条件尚需在各部门的工程中予以落实。电子政务系统对已建公共资源的使用还不充分。中央部委90多个专网的业务,目前仅有3个部门的6项应用迁移到电子政务外网平台,规范和指导电子政务建设的国家标准,还没有得到广泛采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电子政务的互连互通和整体发展。
第三是电子政务带动自主产业发展的问题。电子政务工程采购的软硬件产品中,自主品牌产品的装备严重不足,采购金额还不到采购总额的四成。国产软硬件产品主要集中在中低端,高附加值的高端产品基本为国外产品。国产软硬件产品中,合资、外资产品占绝大部分,自主品牌所占比例仍然很低。核心的软硬件产品基本为国外垄断,我国自主生产的数据库、操作系统、高端服务器和存储设备,几乎没有得到应用。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对自主产业的拉动作用明显不足。
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根本在于我们的发展理念方法不科学,集中表现为重电子、轻政务,重建设、轻应用,重技术、轻管理,重纵向、轻横向,重国外先进技术、轻国内自主品牌这样一些片面的思想理念。解决这五重五轻问题,必须在解放思想中更新观念,推进科学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杨学山副部长在财政部信息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辅导报告上强调,按照信息化发展规律,电子政务一般都要经历起步、发展、成熟和完善四个阶段。目前电子政务还存在认识不到位、观念与能力不适应、动力不足与阻力不少、管理体制机制制度不健全、发展不均衡与前后不衔接、人才队伍跟不上等问题。电子政务建设最大问题是管理问题,而不是技术问题,目前信息技术已经成熟,完全能满足电子政务建设需要,但用信息技术设计开发的信息系统又不可能十全十美、完美无缺,任何软件都是有缺陷的,而且是长期的,通过应用发现缺陷,不断调整优化,是信息化建设的内在规律,不能把技术问题放大,不能因强调信息系统的缺陷而停止建设或拒绝使用。
ITGov中国IT治理研究中心孙强主任在给新疆财政所做信息化治理与电子政务科学发展观培训时也曾指出,以“技术主导信息化”的传统思维范式无法推动中国
- 信息系统运维预算定额参考标准研究[04-09]
- 第2章 跨文化管理理论和实践[01-14]
- 16:什么是关键成功因素法(CSF)?[06-09]
- 24:eSCM-SP(服务提供商外包能力模型)有哪些…[06-10]
- 第4章 跨文化沟通[01-14]
- 治理评论第一期[01-20]
- 治理评论第二期[01-20]
- 治理评论第五期[01-20]
- 治理评论第三期[01-20]
- 治理评论第六期[01-20]
- 治理评论第四期[01-20]
- 太极凭什么中标12306? [09-26]
- 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书评[11-01]